纳米二氧化锡粉体的制备与表征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7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选题意义 | 第17-32页 |
| ·引言 | 第17-18页 |
| ·纳米颗粒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| 第18-24页 |
| ·纳米颗粒的基本性质 | 第18-20页 |
| ·"界面效应" | 第18-19页 |
| ·"小尺寸效应" | 第19页 |
| ·"宏观量子隧道效应" | 第19页 |
| ·"久保效应" | 第19-20页 |
| ·"量子尺寸效应 | 第20页 |
| ·纳米粉体的制备 | 第20-21页 |
| ·超重力法制备纳米粉体技术 | 第21-22页 |
| ·纳米粉体的应用 | 第22-24页 |
| ·电子行业 | 第22页 |
| ·化工行业 | 第22-23页 |
| ·轻工行业 | 第23页 |
| ·医学 | 第23-24页 |
| ·军事 | 第24页 |
| ·高性能的催化剂 | 第24页 |
| ·纳米二氧化锡的性质及应用 | 第24-27页 |
| ·二氧化锡简介 | 第24-25页 |
| ·纳米二氧化锡的应用 | 第25-27页 |
| ·气敏材科 | 第25-26页 |
| ·湿敏材料 | 第26页 |
| ·压敏陶瓷 | 第26-27页 |
| ·纳米二氧化锡粉体的制备 | 第27-29页 |
| ·气相法 | 第27-28页 |
| ·液相法 | 第28-29页 |
| ·固相合成法 | 第29页 |
| ·纳米SnO_2的气敏机理与气敏特性 | 第29-31页 |
| ·SnO_2的气敏机理 | 第29-30页 |
| ·气敏特性 | 第30-31页 |
| ·研究内容与选题意义 | 第31-32页 |
| 第二章 纳米SnO_2粉体的反应釜制备 | 第32-54页 |
| ·实验体系1 | 第32-40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32-33页 |
| ·主要试剂及仪器 | 第32-33页 |
| ·粉体制备 | 第33页 |
| ·分析与表征 | 第33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33-38页 |
| ·焙烧温度的确定 | 第33-36页 |
| ·反应温度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| ·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| ·机理研究 | 第38-39页 |
| ·小结 | 第39-40页 |
| ·实验体系2 | 第40-46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40-41页 |
| ·主要试剂及仪器 | 第40-41页 |
| ·粉体制备 | 第41页 |
| ·分析与表征 | 第41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1-45页 |
| ·水热温度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| ·水热时间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| ·pH 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| ·小结 | 第45-46页 |
| ·实验体系3 | 第46-54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46-47页 |
| ·主要试剂及仪器 | 第46-47页 |
| ·粉体制备 | 第47页 |
| ·分析与表征 | 第47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7-53页 |
| ·水热温度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| ·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| 第49-51页 |
| ·产物结晶性的确定 | 第51-52页 |
| ·颗粒形貌的判定 | 第52-53页 |
| ·小结 | 第53-54页 |
| 第三章 超重力法制备纳米SnO_2粉体 | 第54-65页 |
| ·旋转填充床以及微观混合 | 第54-57页 |
| ·旋转填充床简介 | 第54-55页 |
| ·微观混合的重要性 | 第55-56页 |
| ·关于本研究 | 第56-57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57-58页 |
| ·主要试剂及仪器 | 第57-58页 |
| ·粉体制备 | 第58页 |
| ·分析与表征 | 第58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58-63页 |
| ·粉体表征 | 第58-61页 |
| ·水热温度的影响 | 第61-62页 |
| ·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| 第62-63页 |
| ·水热时间的影响 | 第6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| 第四章 结论 | 第65-6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| 致谢 | 第70-71页 |
|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1-72页 |
| 作者与导师简介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