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6页 |
1 绪论 | 第16-22页 |
·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6-19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8-19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19-22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20-22页 |
2 理论与文献综述 | 第22-32页 |
·政府规制相关理论综述 | 第22-27页 |
·公共利益规制理论及主要论点 | 第22-23页 |
·利益集团规制理论对公共利益规制理论的批判 | 第23-24页 |
·新规制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| 第24-27页 |
·我国对网络型产业价格规制的研究 | 第27-32页 |
·我国自然垄断产业价格规制研究的文献回顾 | 第28-30页 |
·我国铁路业运价规制改革的文献回顾 | 第30-32页 |
3 网络型产业价格规制及可选模式比较分析 | 第32-51页 |
·关于经济规制和规制目标 | 第32-38页 |
·规制、规制主体和规制对象 | 第32-34页 |
·经济规制的主要内容 | 第34-36页 |
·价格规制的多重目标 | 第36-38页 |
·规制价格的形成与价格规制的可选模式 | 第38-51页 |
·基于预算平衡的规制价格 | 第38-39页 |
·两种典型的价格规制模式 | 第39-42页 |
·折中的激励性价格规制模式 | 第42-45页 |
·参照性的标尺竞争规制模式 | 第45-46页 |
·拍卖式的特许竞标规制 | 第46-47页 |
·主要价格规制模式的特征比较 | 第47-51页 |
4 我国铁路运价规制改革现状及其问题识别 | 第51-75页 |
·我国铁路放松运价规制的改革 | 第51-57页 |
·我国铁路客运运价规制的改革 | 第51-54页 |
·我国铁路货运运价规制的改革 | 第54-57页 |
·我国铁路运价规制结构与模式的现状分析 | 第57-75页 |
·我国铁路的规制结构解析 | 第57-60页 |
·我国铁路的运价规制模式 | 第60-70页 |
·我国铁路运价规制的问题识别 | 第70-75页 |
5 我国铁路运价规制模式改革的初步论证 | 第75-96页 |
·铁路业价格规制模式选择的国外经验借鉴 | 第75-82页 |
·日本铁路的民营化与运价认可制度 | 第75-77页 |
·美国铁路宽松的运价规制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| 第77-80页 |
·英国铁路的网运分离与价格上限规制 | 第80-82页 |
·铁路业价格规制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82-87页 |
·供需状况对模式选择的影响 | 第82-83页 |
·提高效率的激励性对模式选择的影响 | 第83-84页 |
·产业性质对模式选择的影响 | 第84-85页 |
·政府监控能力对模式选择的影响 | 第85-86页 |
·规制俘虏的可能性对模式选择的影响 | 第86-87页 |
·我国铁路运价规制的渐进式改革思路 | 第87-96页 |
·对现行基准价规制模式进行改造 | 第87-91页 |
·择机采取高激励的价格上限规制 | 第91-94页 |
·未来改革展望 | 第94-96页 |
6 我国铁路运价规制模式改革的进一步研究 | 第96-131页 |
·价格规制中的委托-代理关系及非对信息问题 | 第96-102页 |
·规制中的委托-代理关系 | 第96-97页 |
·主要价格规制非对称信息问题的表现形式 | 第97-102页 |
·道德风险问题的模型分析及解决机制 | 第102-110页 |
·道德风险问题的次优合约模型分析 | 第103-105页 |
·道德风险问题的主要解决机制 | 第105-110页 |
·逆向选择问题的模型分析及解决途径 | 第110-117页 |
·价格上限规制信息租金的产生 | 第110-113页 |
·基于信息租金的社会福利最大化机制 | 第113-115页 |
·逆向选择问题的主要解决途径 | 第115-117页 |
·投资行为扭曲问题的博弈分析及解决手段 | 第117-121页 |
·基于需求水平的投资补偿博弈 | 第117-120页 |
·价格上限规制的综合质量绩效 | 第120-121页 |
·规制俘虏问题研究及相应策略 | 第121-131页 |
·规制中的多重委托-代理关系 | 第121-122页 |
·政府规制中的多重委托-代理关系及规制俘虏的产生 | 第122-124页 |
·规制中多重委托-代理问题的模型分析 | 第124-129页 |
·模型分析的基本结论 | 第129-131页 |
7 我国铁路运价规制模式改革的对策建议及配套措施 | 第131-146页 |
·我国铁路运价规制模式改革的对策建议 | 第131-140页 |
·近期改革对策建议 | 第131-134页 |
·中期改革对策建议 | 第134-140页 |
·我国铁路运价规制模式改革的配套措施 | 第140-146页 |
·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,使进入规制与价格规制相互衔接 | 第140页 |
·进行铁路建设基金改革,将运价中的投资成本与市场对接 | 第140-141页 |
·继续研究重组方案,逐步实现铁路组织边界的合理化 | 第141-142页 |
·建立科学成本核算体系,实现分项成本控制 | 第142-143页 |
·实行严格的财务监查制度,弱化企业的信息优势 | 第143-144页 |
·规范客票、货运代理市场,治理价外收费现象 | 第144-146页 |
8 结论 | 第146-150页 |
·基本观点与研究结论 | 第146-147页 |
·主要贡献与创新点 | 第147-148页 |
·局限性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148-1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50-154页 |
作者简历 | 第154-156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1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