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我国的限制出境制度
摘要 | 第1-9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第一部分 限制出境制度的基本理论 | 第10-16页 |
一、出境自由和限制出境 | 第10-12页 |
(一) 出境权和出境自由 | 第10-11页 |
(二) 限制出境 | 第11-12页 |
二、限制出境制度的合理性 | 第12-14页 |
(一) 国际通行做法 | 第12-13页 |
(二) 我国限制出境制度的历史发展 | 第13-14页 |
三、我国限制出境制度的立法目的 | 第14-16页 |
第二部分 我国限制出境制度的现状 | 第16-30页 |
一、限制出境制度的执行主体 | 第16页 |
二、限制出境措施的法律性质 | 第16-18页 |
三、限制出境制度的现行法律规范 | 第18-30页 |
(一) 禁止性限制方面的法律规范 | 第18-27页 |
(二) 条件性限制方面的法律规范 | 第27-30页 |
第三部分 域外限制出境制度概述 | 第30-34页 |
一、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规定 | 第30-32页 |
(一) 美国相关规定 | 第30页 |
(二) 日本相关规定 | 第30-31页 |
(三) 我国香港、台湾地区的相关规定 | 第31-32页 |
二、借鉴意义 | 第32-34页 |
第四部分 我国限制出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4-43页 |
一、法定不准出境人员得不到有效控制 | 第34-36页 |
(一) 检法司安机关不重视“报备制” | 第34-35页 |
(二) 税务机关不报备 | 第35页 |
(三) 公安出入境管理机关与其他机关缺乏沟通 | 第35-36页 |
二、公民出境权受到侵犯 | 第36-41页 |
(一) 不准出境人员通报备案制度不完善 | 第36-38页 |
(二) 特殊身份人员登记备案制度不完善 | 第38-40页 |
(三) 其他原因 | 第40-41页 |
三、立法方面的问题 | 第41-43页 |
(一) 相关法律规范之间不协调 | 第41-42页 |
(二) 相关法律规范存在冲突 | 第42页 |
(三) 法律救济不明确 | 第42-43页 |
第五部分 对我国限制出境制度的构想及建议 | 第43-49页 |
一、将公民出境权写入宪法 | 第43-44页 |
二、加强法制建设 | 第44-47页 |
(一) 提高立法技术 | 第44-45页 |
(二) 提高法律位阶 | 第45-47页 |
三、加强执法主体建设 | 第47-49页 |
(一) 理顺机构设置 | 第47页 |
(二) 增强执法者法律意识和人权意识 | 第47-48页 |
(三) 提高科技应用水平 | 第48-49页 |
结语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4页 |
后记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