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业工程论文--农田水利论文--水源论文

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局地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--以荣昌县大坝村为例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1页
第1章 文献综述第11-17页
   ·气候与节水农业第11-12页
   ·地形与节水农业第12-13页
   ·水文与节水农业第13-15页
   ·土壤水与节水农业第15-16页
   ·结语第16-17页
第2章 引言第17-24页
   ·选题背景及依据第17-18页
   ·研究目标第18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18页
   ·研究区概况第18-19页
   ·研究方案第19-24页
     ·季节性干旱研究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土地利用格局第20页
     ·作物蒸散量研究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土壤水库贮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农业水资源的配置第22-24页
第3章 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季节性干旱特征第24-34页
   ·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气象干旱第24-29页
     ·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气候基本特征第24-26页
     ·气象干旱特征第26-29页
   ·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土壤干旱第29-32页
     ·土壤可能蒸散量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土壤干旱指数第30-32页
   ·小结第32-34页
第4章 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对蒸散量的影响第34-40页
   ·土地利用格局第34-37页
     ·同一坡度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第34-36页
     ·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坡度级的分布第36-37页
   ·作物蒸散量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  ·不同作物在各个月份的蒸散量第37-38页
     ·作物蒸散量的空间分布第38-39页
   ·小结第39-40页
第5章 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土壤水库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第40-47页
   ·土壤水分特性的变化第40-42页
     ·土壤水分特性的剖面变化第40-42页
     ·容重对水分性质的影响第42页
   ·土壤水库贮量及其影响因素第42-46页
     ·土壤水库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土壤水库贮量的影响因素第43-46页
   ·小结第46-47页
第6章 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局地农业水资源的配置第47-51页
   ·旱地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蓄水池布局第47-49页
   ·水田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囤水田布局第49-50页
   ·小结第50-51页
第7章 结论与讨论第51-52页
   ·结论第51页
   ·讨论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7页
致谢第57-58页
参加课题及发表文章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重庆市主城区农民工医疗保险政策探析
下一篇:经椎弓根基底穿刺途径的解剖学观察及临床意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