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8-10页 |
(一) 我国新一轮课程课改的背景 | 第8页 |
(二) 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 | 第8-9页 |
(三) 数学应用题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综述 | 第10-11页 |
三、新课改中应用题呈现的新特征 | 第11-24页 |
(一) 对应用题的一般界定、特征及分类 | 第11-13页 |
1. 应用题的界定 | 第11页 |
2. 应用题的一般特征 | 第11-12页 |
3. 应用题的分类 | 第12-13页 |
(二) “新教材”中应用题呈现的特点 | 第13-17页 |
1. “新教材”应用题取材广泛,更加贴近学生生活 | 第13-14页 |
2. “新教材”应用题突出数学建模思想 | 第14-15页 |
3. 新教材”应用题注重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| 第15-16页 |
4. “新教材”应用题注重发挥思想教育功能 | 第16页 |
5. “新教材”应用题呈现方式多样化 | 第16-17页 |
(三) 近几年中考中应用题呈现的新特点 | 第17-24页 |
1. 中考应用题涉及的知识点逐渐增加,以考察学生的建模意识 | 第17-23页 |
2. 中考应用题考题背景生活化 | 第23页 |
3. 中考应用题呈现方式多样化 | 第23页 |
4. 中考应用题注重发挥思想教育功能 | 第23页 |
5. 中考应用题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,增设了部分开放题 | 第23-24页 |
(四) “新教材”和中考应用题对我们的启示 | 第24页 |
四、应用题教与学的调查统计 | 第24-27页 |
(一) 研究思路 | 第24页 |
(二) 调查问卷的编制 | 第24-25页 |
(三) 调查对象 | 第25页 |
(四) 调查问卷的统计和分析 | 第25-27页 |
五、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 | 第27-44页 |
(一) 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原则 | 第27-30页 |
1. 发展性原则 | 第27页 |
2. 生活化原则 | 第27-28页 |
3. 活动性原则 | 第28页 |
4. 建构性原则 | 第28-29页 |
5. 模型化原则 | 第29页 |
6. 反思性原则 | 第29-30页 |
(二) 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 | 第30-40页 |
1. 应用题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走进生活、积累生活材料 | 第30-32页 |
2. 应用题教学中要注重语言转换和呈现方式的转换 | 第32-34页 |
3. 应用题教学中要加强数学建模意识的培养 | 第34-36页 |
4. 应用题教学中要加强元认知调控 | 第36-39页 |
5. 应用题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,达到以境引趣、以境导知的目的 | 第39-40页 |
(三) 教学案例分析 | 第40-44页 |
六、教学实验与统计分析 | 第44-47页 |
(一) 实验设计及分析 | 第44-46页 |
(二) 调查问卷统计 | 第46-47页 |
七、关于应用题教学的再思考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附录1 | 第50-52页 |
附录2 | 第52-53页 |
附录3 | 第53-56页 |
附录4 | 第56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