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我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2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| ·本文研究意义及目的 | 第12-14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| 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| ·本文基本框架 | 第16-17页 |
| ·本文创新之处 | 第17-19页 |
| 第2章 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 | 第19-32页 |
| ·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内涵 | 第19-23页 |
| ·循环经济的概念 | 第19-21页 |
| ·循环经济的内涵 | 第21-23页 |
| ·循环经济的原则 | 第23-24页 |
| ·减量化原则(Reduce) | 第23页 |
| ·再利用原则(Reuse) | 第23-24页 |
| ·再循环原则(Recycle) | 第24页 |
| ·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| 第24-25页 |
| ·循环经济体现了新的系统观 | 第24页 |
| ·循环经济体现了新的经济观 | 第24页 |
| ·循环经济体现了新的价值观 | 第24-25页 |
| ·循环经济体现了新的生产观 | 第25页 |
| ·循环经济体现了新的消费观 | 第25页 |
| ·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| 第25-30页 |
| ·三种生产理论 | 第25-27页 |
| ·生态学理论 | 第27-28页 |
| ·环境价值论 | 第28-29页 |
| ·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论 | 第29-3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0-32页 |
| 第3章 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与启示 | 第32-45页 |
| ·国外循环经济发展概况 | 第32-37页 |
| ·德国的循环经济概况 | 第32-33页 |
| ·日本的循环经济概况 | 第33-36页 |
| ·美国循环经济概况 | 第36-37页 |
| ·国外循环经济实践的启示 | 第37-44页 |
| ·重在微观运行模式的创造 | 第37-39页 |
| ·政府规范构筑制度环境 | 第39-41页 |
| ·企业变革奠定循环基础 | 第41-42页 |
| ·科技开发保障循环实现 | 第42-43页 |
| ·环境教育促进公众参与 | 第43-4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| 第4章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| 第45-58页 |
| ·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| 第45-50页 |
| ·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生态环境的客观需要 | 第45-47页 |
| ·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| 第47页 |
| ·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| 第47-48页 |
| ·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 | 第48-49页 |
| ·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 | 第49页 |
| ·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| 第49-50页 |
| ·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| 第50-57页 |
| ·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不足 | 第50-51页 |
| ·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形势非常严峻 | 第51-54页 |
| ·重化工业超常发展产生负面效应 | 第54-55页 |
| ·缺乏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体系 | 第55-56页 |
| ·缺乏弥补市场外部性的政策体系支持和投融资机制 | 第56页 |
| ·缺乏健全的中介机构、物资回收中心和废物交换中心 | 第56-5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| 第5章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 | 第58-75页 |
| ·农业循环经济 | 第58-63页 |
| ·生态农业 | 第58-60页 |
| ·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 | 第60-63页 |
| ·工业循环经济 | 第63-68页 |
| ·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| 第63-64页 |
| ·工业循环经济模式 | 第64-66页 |
| ·建设工业循环经济的策略及措施 | 第66-68页 |
| ·服务业废弃物循环利用 | 第68页 |
| ·区域(城市)循环经济 | 第68-73页 |
| ·城市生活垃圾的循环利用 | 第68-70页 |
| ·城市污水循环利用 | 第70-72页 |
| ·区域循环经济试点与示范 | 第72-7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3-75页 |
| 第6章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| 第75-86页 |
| ·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| 第75-77页 |
| ·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| 第75页 |
| ·政府规制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 | 第75-76页 |
| ·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结合 | 第76页 |
| ·与发展知识经济相结合 | 第76-77页 |
| ·与发展外向型经济相结合 | 第77页 |
| ·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 | 第77页 |
| ·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| 第77-84页 |
| ·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引导 | 第77-78页 |
| ·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| 第78-79页 |
| ·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政策 | 第79-81页 |
| ·建立循环经济的法规制度保障 | 第81-83页 |
| ·建立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| 第83-84页 |
| ·加强与国际的合作 | 第8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4-86页 |
| 结论 | 第86-8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7-92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92-93页 |
| 致谢 | 第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