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站仿真系统中教练员台软件的设计与实现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1-22页 |
| ·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| ·仿真概述 | 第11-17页 |
| ·仿真的定义 | 第11-12页 |
| ·仿真技术的发展 | 第12-14页 |
| ·仿真的研究方向 | 第14-15页 |
| ·系统仿真的应用 | 第15-17页 |
| ·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7-19页 |
| ·论文研究的内容 | 第19-21页 |
| ·仿真控制功能 | 第20页 |
| ·图形显示功能 | 第20页 |
| ·操作功能 | 第20页 |
| ·数据采集及存取功能 | 第20页 |
| ·通讯功能 | 第20-21页 |
| ·其他辅助处理功能 | 第21页 |
| ·关键技术 | 第21-22页 |
| ·数据库处理技术 | 第21页 |
| ·通讯技术 | 第21-22页 |
| 第2章 电站仿真系统 | 第22-30页 |
| ·仿真系统硬件组成 | 第22-24页 |
| ·主计算机及其外设 | 第22-23页 |
| ·I/O接口系统 | 第23页 |
| ·控制盘台 | 第23页 |
| ·监控计算机系统 | 第23-24页 |
| ·就地操作站 | 第24页 |
| ·多媒体仿真设备 | 第24页 |
| ·教练员站 | 第24页 |
| ·工程师站 | 第24页 |
| ·仿真系统软件配置 | 第24-29页 |
| ·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 | 第25页 |
| ·仿真支撑软件 | 第25-27页 |
| ·仿真专用工具软件 | 第27-28页 |
| ·教练员台软件 | 第28页 |
| ·电站模型软件 | 第28页 |
| ·计算机监控系统仿真软件 | 第28-29页 |
| ·多媒体软件 | 第2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| 第3章 教练员台系统总体介绍 | 第30-38页 |
| ·教练员台总体结构 | 第30-32页 |
| ·硬件环境 | 第30页 |
| ·软件及程序结构 | 第30-32页 |
| ·功能设计 | 第32-37页 |
| ·教练员台的特点 | 第3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| 第4章 教练员台功能的实现 | 第38-55页 |
| ·仿真控制及操作功能 | 第38-40页 |
| ·图形显示及操作 | 第40-41页 |
| ·数据采集及存取 | 第41-44页 |
| ·数据库 | 第44-49页 |
| ·数据通讯 | 第49-5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| 第5章 教练员台界面的开发环境 | 第55-62页 |
| ·UNIX操作系统 | 第55页 |
| ·X-Window窗口系统 | 第55-57页 |
| ·Motif | 第57-61页 |
| ·Motif工具箱X Toolkit | 第58-59页 |
| ·UIL用户界面语言 | 第59-60页 |
| ·Motif的窗口管理程序 | 第60页 |
| ·Motif的风格指南 | 第60-6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| 第6章 教练员台图形界面的实现 | 第62-74页 |
| ·主体界面设计 | 第62-63页 |
| ·UIL和C混合编程实现图形用户界面 | 第63-65页 |
| ·设计实例 | 第65-73页 |
| ·配置教练员台环境变量 | 第65-66页 |
| ·仿真实例 | 第66-68页 |
| ·功能的实现说明 | 第68-71页 |
| ·仿真分析 | 第71-7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| 结论 | 第74-7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6-79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9-80页 |
| 个人简历 | 第80-81页 |
| 致谢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