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生物工程学(生物技术)论文--仿生学论文

蜻蜓膜翅结构特征和纳米力学行为及仿生分析

提要第1-10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0-29页
   ·概述第10页
   ·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·仿生技术第12-14页
   ·昆虫翅的发生发展及相关特性第14-24页
     ·昆虫翅的起源和构造第14-17页
     ·昆虫翅的关节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昆虫翅的变化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昆虫翅的翅脉和脉序第19-22页
     ·昆虫翅的连锁和折叠第22-24页
   ·昆虫翅天然生物材料特征及研究现状第24-28页
     ·昆虫翅的分类第24-25页
     ·昆虫膜翅特征及研究现状第25-26页
     ·蜻蜓膜翅特征及研究现状第26-28页
   ·本论文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第28-29页
第二章 蜻蜓几何形态参数测定及膜翅特征分析第29-49页
   ·蜻蜓目简介第29-31页
   ·试验用蜻蜓生物样品采集第31-34页
   ·几何形态参数测定第34-43页
     ·FA2004 电子分析天平第34-35页
     ·OLYMPUS体视显微镜第35-36页
     ·OLYCIA~(TM)M3 图像分析系统第36-37页
     ·三种蜻蜓几何形态参数测定第37-43页
   ·蜻蜓膜翅主要脉络分析第43-46页
   ·蜻蜓翅脉网状结构的力学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·小结第47-49页
第三章 蜻蜓膜翅的微观结构特征和成分分析第49-65页
   ·蜻蜓膜翅表面形貌特征第49-54页
     ·试验仪器第49-50页
     ·样品制备第50页
     ·表面形貌特征第50-54页
   ·蜻蜓膜翅横截面形态特征的TEM分析第54-61页
     ·试验仪器第54-55页
     ·样品制备第55-56页
     ·横截面的皱褶特性第56-58页
     ·横截面微观形态特征第58-61页
   ·蜻蜓膜翅的主要成分分析第61-64页
     ·几丁质第61-63页
     ·蛋白质第63页
     ·节肢弹性蛋白第63-64页
   ·小结第64-65页
第四章 蜻蜓膜翅纳米力学性能第65-83页
   ·纳米力学测试技术第65-66页
   ·试验仪器及样品制备第66-69页
     ·试验仪器第66页
     ·纳米力学测试系统的测量原理第66-69页
     ·样品制备第69页
   ·试验方案设计第69-74页
     ·试验优化方法第70-71页
     ·碧伟蜓翅痣纳米力学性能优化试验结果第71-73页
     ·碧伟蜓翅痣纳米力学性能测量结果第73-74页
   ·蜻蜓膜翅纳米力学性能测量结果第74-78页
     ·黄蜻在体样品第74-75页
     ·黄蜻保鲜样品第75-77页
     ·碧伟蜓在体样品第77页
     ·条斑赤蜻在体样品第77-78页
   ·蜻蜓膜翅纳米力学性能对比第78-82页
     ·黄蜻在体样品与保鲜样品第78-81页
     ·三种蜻蜓膜翅纳米力学性能对比第81-82页
   ·小结第82-83页
第五章 基于逆向工程的蜻蜓膜翅三维几何模型重构及数学分析第83-114页
   ·逆向工程技术第83-89页
     ·逆向工程的定义及系统组成第83-85页
     ·数字化技术第85-86页
     ·CAD模型重建技术第86-87页
     ·曲面造型技术第87-88页
     ·IMAGEWARE软件第88-89页
   ·试验仪器及样品制备第89-91页
     ·试验仪器第89-90页
     ·样品制备第90-91页
   ·蜻蜓膜翅三维扫描数据处理及模型重构第91-102页
     ·蜻蜓膜翅表面数字化第91-92页
     ·蜻蜓膜翅扫描数据平滑第92-94页
     ·蜻蜓膜翅扫描数据精简第94-96页
     ·蜻蜓膜翅三维几何模型重构的理论基础第96-99页
     ·蜻蜓膜翅的三维几何模型重构第99-102页
   ·蜻蜓膜翅曲线数学模型分析第102-112页
     ·数据拟合的理论基础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·蜻蜓膜翅横截面曲线数学模型第103-112页
   ·小结第112-114页
第六章 蜻蜓膜翅结构有限元分析第114-147页
   ·有限元法第114-115页
   ·二节点空间管单元Pipe20 的基本理论第115-121页
     ·单元的几何描述第115-117页
     ·应力的计算第117-119页
     ·应力与应变的关系第119-121页
   ·四节点空间壳单元She1143 的基本理论第121-125页
     ·单元的几何描述第121-123页
     ·应力与应变的关系第123-124页
     ·单元的翘曲第124-125页
   ·蜻蜓膜翅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25-127页
     ·ANSYS的单位制第125-126页
     ·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26-127页
   ·仿蜻蜓膜翅有限元模型的力学性能分析第127-138页
     ·蜻蜓膜翅有限元模型第127-134页
     ·有膜无脉有限元模型第134-137页
     ·有脉无膜有限元模型第137-138页
   ·仿蜻蜓膜翅结构模型及其力学性能分析第138-145页
     ·仿生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38-140页
     ·三种模型的力学性能分析第140-144页
     ·多边形所围面积比较第144-145页
   ·小结第145-147页
第七章 结论与展望第147-151页
   ·结论第147-150页
   ·展望第150-151页
参考文献第151-160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第160-161页
致谢第161-162页
摘要第162-166页
ABSTRACT第166-171页
导师及作者简介第171-172页

论文共1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网络词语研究
下一篇:网络信息资源保存制度探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