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绪论 | 第10-14页 |
一、研究缘起 | 第10-11页 |
二、研究对象 | 第11页 |
三、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五、研究创新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媒介融合与高校传媒人才培养的新旧断层 | 第14-30页 |
一、高校传媒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旧有矛盾 | 第14-24页 |
(一) 传媒专科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的旧有矛盾 | 第17-18页 |
(二) 传媒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的旧有矛盾 | 第18-22页 |
(三) 传媒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的旧有矛盾 | 第22-24页 |
二、媒介融合给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| 第24-30页 |
(一) 关于“媒介融合” | 第24-26页 |
(二) 媒介融合带来的新挑战 | 第26-30页 |
第二章 媒介融合与高校传媒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 | 第30-43页 |
一、传媒专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| 第31-35页 |
(一) 全媒体目标培养 | 第31-32页 |
(二) 捆绑式课程设置 | 第32-33页 |
(三) 数字化软件操练 | 第33-34页 |
(四) 联姻式组合优化 | 第34-35页 |
二、传媒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| 第35-40页 |
(一) “小学期”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| 第35-36页 |
(二) “媒介融合专业”的创新实践 | 第36-37页 |
(三) “媒介融合实验室”创新实践 | 第37-40页 |
三、传媒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| 第40-43页 |
(一) 融合式课程设计 | 第40-41页 |
(二) 扩展式教学模块 | 第41-42页 |
(三) 综合式教材编写 | 第42-43页 |
第三章 媒介融合与高校人才培养的个别模式 | 第43-55页 |
一、传媒专科专业的“直通车”培养模式 | 第43-47页 |
(一) 培养目标“直通车” | 第43-44页 |
(二) 培养过程“直通车” | 第44-46页 |
(三) 就业导向“直通车” | 第46-47页 |
二、传媒本科专业的“分流“培养模式 | 第47-49页 |
三、传媒研究生专业的“实践“培养模式 | 第49-52页 |
(一) 应用型论文导向 | 第50-51页 |
(二) 综合型评价体系 | 第51页 |
(三) 双师型师资力量 | 第51页 |
(四) 双赢型联合培养 | 第51-52页 |
四、全媒体素养教育的模块课程模式 | 第52-55页 |
结束语 | 第55-56页 |
注释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