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2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2-2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1-26页 |
第二章 全实加关联理论简述 | 第26-32页 |
§2.1 全实加关联方法中的波函数构造 | 第26-28页 |
§2.2 相对论效应和 QED 效应对能量的修正 | 第28-3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类锂体系径向行为的研究 | 第32-112页 |
§3.1 类锂体系的近核处密度和径向期待值 | 第32-65页 |
§3.2 类锂体系径向期待值的不等式 | 第65-95页 |
§3.3 类锂体系的其它算符的期待值 | 第95-11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0-112页 |
第四章 类锂体系的费米接触项和轨道项的精密计算 | 第112-124页 |
§4.1 研究费米接触项和轨道接触项的实验和理论方法 | 第112-114页 |
§4.2 费米接触项和轨道接触项的计算结果 | 第114-12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2-124页 |
第五章 表观电场 | 第124-137页 |
§5.1 高离化电荷的广泛应用 | 第124-125页 |
§5.2 高离化电荷的制备 | 第125-126页 |
§5.3 类锂体系的电荷密度分布 | 第126-130页 |
§5.4 类锂体系的对外表观电场 | 第130-1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5-137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37-1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1-144页 |
致谢 | 第144-145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