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言 | 第10-19页 |
| ·中国农民权益问题研究综述 | 第10-14页 |
| ·国内学者对农民权益问题的主要研究 | 第10-12页 |
| ·国外学者对中国农民问题的研究概况 | 第12-14页 |
| 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 | 第14-15页 |
| ·农民的内涵 | 第14-15页 |
| ·农民的分化 | 第15页 |
| ·农民权益和农民权益保护 | 第15-19页 |
| ·农民权益 | 第15-16页 |
| ·农民权益保护 | 第16-19页 |
| 第二章 农民权益受损现状及其原因探析 | 第19-28页 |
| ·农民权益受损的现状 | 第19-25页 |
| ·农民政治权益受损比较突出 | 第19-23页 |
| ·农民经济权益受损比较严重 | 第23-24页 |
| ·农民文化教育权益受损比较普遍 | 第24-25页 |
| ·农民权益受损的原因 | 第25-28页 |
| ·“挖农补工”的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农民权益受损的根源 | 第25-26页 |
| ·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是农民权益受损的直接因素 | 第26页 |
| ·市场和政府的“失灵”进一步加剧了农民权益的损害 | 第26-28页 |
| 第三章 农民权益保护的主体解析 | 第28-41页 |
| ·政府需要转变职能 | 第28-32页 |
| ·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 | 第28-30页 |
| ·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 | 第30-31页 |
| ·加强农业资源的利用管理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| 第31-32页 |
| ·村民委员会应当确实自治 | 第32-36页 |
| ·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和职能 | 第32-33页 |
| ·村民委员会自治功能弱化的原因解析 | 第33-35页 |
| ·村民委员会维护农民权益的有利因素 | 第35-36页 |
| ·农民组织需要大力培育 | 第36-41页 |
| ·大力培育农民组织的必要性 | 第36-37页 |
| ·农民组织化的重要性 | 第37-38页 |
| ·农民组织的模式选择 | 第38-41页 |
| 第四章 农民权益保护的路径选择 | 第41-53页 |
| ·农民获得平等的国民待遇 | 第41-45页 |
| ·打破户籍制约使农民获得迁徙自由 | 第41-42页 |
| ·取消就业不公使农民争取平等就业 | 第42-43页 |
| ·废除身份歧视使农民实现同等保障 | 第43-45页 |
| ·政府深化农村的综合改革 | 第45-50页 |
| ·以加快土地使用权流转为重点深化农村土地改革 | 第45-46页 |
| ·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出发点推进乡镇机构改革 | 第46-48页 |
| ·以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而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| 第48-50页 |
| ·制定《农民权益保护法》 | 第50-53页 |
| ·制定《农民权益保护法》的背景分析 | 第50-51页 |
| ·《农民权益保护法》与农民权益保护 | 第51-53页 |
| 注释 | 第53-5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| 致谢 | 第60-61页 |
| 附录(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) | 第61-62页 |
| 详细摘要 | 第62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