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及其现代转换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6页 |
| 目录 | 第6-8页 |
| 绪论 | 第8-11页 |
|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|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页 |
| 研究方法 | 第9-11页 |
| 第一章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内涵 | 第11-22页 |
| ·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基础 | 第11-14页 |
| ·家国同构的政治背景 | 第11-12页 |
| ·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| 第12-13页 |
| ·群体至上的儒家文化 | 第13-14页 |
| ·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内涵 | 第14-22页 |
| ·父慈子孝,父为子纲 | 第14-16页 |
| ·兄友弟恭,长尊幼卑 | 第16-18页 |
| ·夫义妇顺,夫为妻纲 | 第18-19页 |
| ·以俭为荣,勤俭持家 | 第19-20页 |
| ·齐家兴国,家国一体 | 第20-22页 |
| 第二章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主要特征 | 第22-27页 |
| ·仁爱是家庭精神的核心 | 第22-23页 |
| ·家长制下的隶属关系 | 第23-24页 |
| ·以和为贵,家和万事兴 | 第24-25页 |
| ·家庭教育以德为先 | 第25-27页 |
| 第三章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积极因素及其现代转换 | 第27-37页 |
| ·传统家庭的“修己之学”与现代的“素质教育” | 第27页 |
| ·传统家教与现代的家庭教育 | 第27-28页 |
| ·家庭和睦与和谐社会 | 第28页 |
| ·忍让与人际和谐 | 第28-29页 |
| ·“父慈子孝”与现代家庭责任 | 第29-30页 |
| ·“夫义妇顺”与家庭稳定 | 第30-32页 |
| ·“兄友弟恭”与家庭友爱 | 第32-34页 |
| ·强调“以俭为荣,勤俭持家” | 第34页 |
| ·“家国一体”与社会公德 | 第34-3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7-41页 |
| 致谢 | 第41-42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