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西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综合评价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1 导论 | 第11-17页 |
·选题依据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本文技术路线及创新 | 第16-17页 |
·技术路线图 | 第16页 |
·本文创新 | 第16-17页 |
2 企业自主创新的相关理论 | 第17-24页 |
·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界定 | 第17页 |
·自主创新的概念 | 第17-18页 |
·自主创新的特点 | 第18-19页 |
·自主创新能力概念 | 第19-20页 |
·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20-24页 |
·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| 第20-21页 |
·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 | 第21-24页 |
3 山西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分析 | 第24-27页 |
·自主创新投入能力现状 | 第24页 |
·自主创新活动能力现状 | 第24-25页 |
·自主创新环境能力现状 | 第25-26页 |
·自主创新成果转化能力现状 | 第26-27页 |
4 山西自主创新能力横向实证分析 | 第27-41页 |
·数据的选取 | 第27-28页 |
·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| 第28-30页 |
·信度与效度检验 | 第30-32页 |
·信度检验 | 第30-31页 |
·效度检验 | 第31-32页 |
·自主创新评价方法的介绍 | 第32-33页 |
·采用熵权系数法评价 | 第33-35页 |
·熵权系数法的介绍 | 第33-34页 |
·评价结果 | 第34-35页 |
·采用集对分析法进行评价 | 第35-39页 |
·集对分析法的介绍 | 第35-37页 |
·评价结果 | 第37-39页 |
·结论 | 第39-41页 |
·经费投入强度不足,R&D 人员投入活动不强 | 第39页 |
·消化吸收程度较低,外部依赖性较强 | 第39页 |
·外部支持力度不足,科研力量不强 | 第39-40页 |
·专利拥有量较少,科技转化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| 第40-41页 |
5 山西自主创新能力纵向实证分析 | 第41-45页 |
·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| 第41页 |
·信度与效度检验 | 第41-42页 |
·信度检验 | 第41页 |
·效度检验 | 第41-42页 |
·采用密切值进行评价 | 第42-44页 |
·密切值法的介绍 | 第42页 |
·评价结果 | 第42-44页 |
·结论 | 第44-45页 |
6 提升山西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| 第45-51页 |
·增大技术引进能力,促进技术消化吸收能力 | 第45页 |
·加快自主创新成果转化,增强企业效益 | 第45-46页 |
·加强创新技术的成果转化 | 第45-46页 |
·加强专利权保护工作 | 第46页 |
·构建创新人才队伍,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| 第46-48页 |
·人才队伍的建设 | 第46-47页 |
·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| 第47-48页 |
·以企业为主体,建立官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| 第48-49页 |
·确立企业主体地位 | 第48页 |
·加强官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| 第48-49页 |
·建立创新的税收激励机制 | 第49-51页 |
7 结论及展望 | 第51-52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51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7-58页 |
附录 | 第58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