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塘香一瓣 岭表此宗风--王鹏运与临桂词派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8页 |
第二章 王鹏运的生平、思想及交游情况 | 第8-16页 |
·生平、创作及其地位 | 第8-9页 |
·伤时忧国的思想情怀 | 第9-10页 |
·王鹏运的交游情况 | 第10-16页 |
·亦师亦友 关系亲密 | 第11-12页 |
·以词会友 激励后进 | 第12-13页 |
·志同道合 岂止词友 | 第13-16页 |
第三章 临桂词派的崛起 | 第16-25页 |
·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 | 第17-18页 |
·词学风气的传承 | 第18-21页 |
·整理文集 弘扬文化 | 第18-19页 |
·文人辈出 开启风气 | 第19页 |
·家学渊源 师友传承 | 第19-21页 |
·地域性、开拓性、主导性相统一的独特风貌 | 第21-25页 |
·地域性 | 第21-22页 |
·开拓性 | 第22-24页 |
·主导性 | 第24-25页 |
第四章 王鹏运的词学思想及对临桂词派的影响 | 第25-46页 |
·王鹏运词学思想的渊源 | 第25-28页 |
·“意内言外”之常州词派 | 第26-27页 |
·《十六家词选》与《宋词十九首》 | 第27-28页 |
·王鹏运的主要词学思想 | 第28-38页 |
·推尊词体 | 第28-29页 |
·重视比兴寄托 | 第29-33页 |
·三字箴言:“重”、“拙”、“大” | 第33-38页 |
·前代先贤的词学思想对王鹏运的直接启发 | 第38-41页 |
·临桂词人对半塘词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| 第41-46页 |
·临桂词人对词体的认识 | 第41-42页 |
·况周颐等临桂词人对“比兴寄托”的发展 | 第42-43页 |
·讲求体格与声律并重 | 第43-44页 |
·对梦窗的热衷 | 第44-45页 |
·对浙派的吸收借鉴 | 第45-46页 |
第五章 半塘词与临桂词风 | 第46-55页 |
·半塘词的总体艺术特色 | 第46-49页 |
·寄托遥深 | 第46-48页 |
·格调深沉 | 第48页 |
·境界始大 | 第48-49页 |
·半塘词风格的多样性 | 第49-52页 |
·好做豪壮语 | 第49-51页 |
·兼涉流丽风 | 第51-52页 |
·半塘词风对临桂词人的影响 | 第52-55页 |
·沉郁顿挫之情 | 第53-54页 |
·慷慨悲凉之音 | 第54页 |
·清新流丽之风 | 第54-55页 |
第六章 王鹏运在词学文献上的贡献和影响 | 第55-59页 |
·词集整理上的开拓 | 第55-57页 |
·临桂词人的继承与创新 | 第57-59页 |
第七章 结语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