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铂基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与电催化性能研究

中文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84页
    §1.1 引言第13-14页
    §1.2 贵金属纳米材料简介第14-27页
        §1.2.1 贵金属纳米材料的特性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§1.2.2 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合成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§1.2.3 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应用第20-27页
    §1.3 铂基纳米材料的性质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§1.3.1 铂基纳米材料的理化性质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§1.3.2 铂基纳米材料的催化特性第27-28页
    §1.4 铂基纳米材料的合成及结构调控第28-50页
        §1.4.1 铂基纳米材料的尺寸调控及意义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§1.4.2 铂基纳米材料的组分调控及意义第31-37页
        §1.4.3 铂基纳米材料的形貌调控及意义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§1.4.4 铂基纳米材料的晶面调控及意义第40-46页
        §1.4.5 铂基纳米材料的维度调控及意义第46-50页
    §1.5 铂基纳米材料的应用第50-58页
        §1.5.1 铂基纳米材料的基础研究应用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§1.5.2 铂基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应用第51-55页
        §1.5.3 铂基纳米材料的工业催化应用第55-58页
    §1.6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与主要研究工作第58-61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61-84页
第二章 {111}晶面暴露的Pt纳米线和Pt八面体的可控合成及电催化性能研究第84-105页
    §2.1 引言第84-85页
    §2.2 实验部分第85-88页
        §2.2.1 试剂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§2.2.2 实验步骤第86页
        §2.2.3 仪器表征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§2.2.4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87-88页
    §2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88-100页
        §2.3.1 Pt纳米线的形貌和结构表征第88-91页
        §2.3.2 Pt纳米线的形成因素与生长机理研究第91-93页
        §2.3.3 Pt八面体的形貌和结构表征第93-95页
        §2.3.4 Pt纳米线和Pt八面体的ORR性能研究第95-98页
        §2.3.5 Pt纳米线和Pt八面体的MOR性能研究第98-100页
    §2.4 本章小结第100-101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01-105页
第三章 一维多组分Pt基合金纳米线的可控合成及氧还原性能研究第105-144页
    §3.1 引言第105-106页
    §3.2 实验部分第106-111页
        §3.2.1 试剂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   §3.2.2 实验步骤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   §3.2.3 仪器表征第109页
        §3.2.4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   §3.2.5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第110-111页
    §3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11-137页
        §3.3.1 Pt_3Ni合金纳米线的形貌和结构表征第111-116页
        §3.3.2 Pt_3Ni合金纳米线的形成因素探究第116-120页
        §3.3.3 Pt_3Ni合金纳米线的生长机理研究第120-123页
        §3.3.4 Pt_3Ni合金纳米线的拓展合成及对应结构表征第123-131页
        §3.3.5 Pt_3Ni合金纳米线的ORR性能研究第131-136页
        §3.3.6 Pt_3Ni合金纳米线上氧气吸附能的DFT计算研究第136-137页
    §3.4 本章小结第137-139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39-144页
第四章 多层次高指数Pt-Co合金纳米线的可控合成及电催化性能研究第144-186页
    §4.1 引言第144-145页
    §4.2 实验部分第145-149页
        §4.2.1 试剂第145-146页
        §4.2.2 实验步骤第146-147页
        §4.2.3 仪器表征第147-148页
        §4.2.4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148-149页
        §4.2.5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第149页
    §4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49-180页
        §4.3.1 多层次Pt_(10)Co纳米线的形貌和结构表征第149-151页
        §4.3.2 多层次Pt_(10)Co纳米线的XPS表征第151-152页
        §4.3.3 多层次Pt_7Co纳米线的形貌和结构表征第152-154页
        §4.3.4 多层次Pt_7Co纳米线的XPS表征第154页
        §4.3.5 多层次Pt_3Co纳米线的形貌和结构表征第154-160页
        §4.3.6 多层次Pt_3Co纳米线的形成因素探究第160-163页
        §4.3.7 多层次Pt_3Co纳米线的生长机理研究第163-167页
        §4.3.8 多层次Pt-Co纳米线的MOR和EOR性能研究第167-174页
        §4.3.9 多层次Pt-Co纳米线的ORR性能研究第174-177页
        §4.3.10 多层次Pt-Co纳米线上氧气吸附能的DFT计算研究第177-179页
        §4.3.11 多层次Pt-Co纳米线的抗团聚性能研究第179-180页
    §4.4 本章小结第180-181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81-186页
第五章 PtPb/Pt核/壳结构纳米六方片的可控合成及电催化性能研究第186-224页
    §5.1 引言第186-187页
    §5.2 实验部分第187-191页
        §5.2.1 试剂第187-188页
        §5.2.2 实验步骤第188页
        §5.2.3 仪器表征第188-189页
        §5.2.4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189-190页
        §5.2.5 X射线精细吸收结构测试及数据处理第190-191页
        §5.2.6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第191页
    §5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91-218页
        §5.3.1 PtPb纳米六方片的形貌和结构表征第191-198页
        §5.3.2 PtPb纳米六方片的形成因素探究第198-203页
        §5.3.3 PtPb纳米六方片的生长机理研究第203-205页
        §5.3.4 PtPb纳米六方片的ORR性能研究第205-213页
        §5.3.5 PtPb纳米六方片上氧气吸附能的DFT计算研究第213-215页
        §5.3.6 PtPb纳米六方片的MOR和EOR性能研究第215-218页
    §5.4 本章小结第218-219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219-224页
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224-227页
    §6.1 研究总结第224-225页
    §6.2 研究展望第225-227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227-229页
致谢第229-231页

论文共23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加快山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
下一篇:太原市商品住宅价格影响因素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