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私法上的意思表示
论文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一、导言 | 第12-13页 |
二、意思表示的概说 | 第13-25页 |
(一) 意思表示的起源与发展 | 第13-14页 |
(二) 意思表示的概念 | 第14-15页 |
(三) 学者有关意思表示概念的学说 | 第15-18页 |
(四) 意思表示的构成与类型 | 第18-20页 |
1. 意思表示的构成 | 第18-19页 |
2. 意思表示的类型 | 第19-20页 |
(五) 意思表示的表示方式 | 第20-21页 |
(六) “意思”与“表示”的关系 | 第21-22页 |
(七) 意思表示与类似概念的比较 | 第22-25页 |
1. 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 | 第22-23页 |
2. 表示意思与意思表示 | 第23页 |
3. 效果意思与意思表示 | 第23页 |
4. 意思通知与意思表示 | 第23-24页 |
5. 观念通知与意思表示 | 第24页 |
6. 感情表示与意思表示 | 第24-25页 |
三、主要大陆法系国家对意思表示的立法比较 | 第25-32页 |
(一) 德国关于意思表示的立法 | 第25-27页 |
1. 民法典关于意思表示的立法 | 第25-26页 |
2. 商法典关于意思表示的立法 | 第26-27页 |
(二) 日本关于意思表示的立法 | 第27-28页 |
1. 民法典关于意思表示的立法 | 第27-28页 |
2. 商法典关于意思表示的立法 | 第28页 |
(三) 法国关于意思表示的立法 | 第28-29页 |
(四) 台湾关于意思表示的立法 | 第29-30页 |
(五) 我国关于意思表示的立法 | 第30页 |
(六) 立法总结 | 第30-32页 |
四、意思表示的效力 | 第32-39页 |
(一) 意思表示的效力 | 第32-34页 |
1. 意思表示的发出 | 第32-33页 |
2. 意思表示的到达 | 第33页 |
3. 意思表示的撤回与撤销 | 第33-34页 |
(二) 意思表示的瑕疵 | 第34-37页 |
1. 意思与表示不一致 | 第35-37页 |
2. 意思表示的不自由 | 第37页 |
(三) 意思表示的解释 | 第37-39页 |
五、意思表示在商事行为中的特殊性 | 第39-46页 |
(一) 要约与承诺 | 第39-42页 |
1. 《德国商法典》的特殊规定 | 第39-40页 |
2. 《日本商法典》的特殊规定 | 第40-41页 |
3. 《韩国商法典》的特殊规定 | 第41-42页 |
4. 在商法中做出此特殊规定的意义 | 第42页 |
(二) 缄默 | 第42-46页 |
1. 在民法中关于缄默的规定 | 第42-44页 |
2. 在商法中关于缄默的规定 | 第44-46页 |
六、结语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