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ARM嵌入式系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一 绪论 | 第8-10页 |
| (一)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 | 第8-9页 |
| (二) 课题背景及主要工作 | 第9-10页 |
| 二 嵌入式系统简介 | 第10-13页 |
| (一)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| 第10-11页 |
| (二) 嵌入式系统的体系结构 | 第11-13页 |
| 1、硬件设备 | 第11-12页 |
| 2、嵌入式操作系统 | 第12页 |
| 3、应用软件 | 第12-13页 |
| 三 嵌入式系统实验平台的硬件电路设计 | 第13-31页 |
| (一) ARM微处理器简介 | 第13-17页 |
| 1、ARM | 第13页 |
| 2、ARM的体系结构 | 第13-14页 |
| 3、ARM7TDMI的内核框图 | 第14-15页 |
| 4、处理器状态 | 第15页 |
| 5、处理器模式 | 第15-16页 |
| 6、ARM7TDMI的内部寄存器 | 第16-17页 |
| 7、S3C44B0X微处理器简介 | 第17页 |
| (二) 硬件平台的构建 | 第17-25页 |
| 1、嵌入式系统硬件电路的构成 | 第17-18页 |
| 2、电路的具体设计及实现 | 第18-25页 |
| (三) 引导代码分析 | 第25-31页 |
| 1、bootloader的主要功能 | 第25-27页 |
| 2、中断处理 | 第27-31页 |
| 四 实时操作系统的移植 | 第31-45页 |
| (一) μC/OS-Ⅱ简介及其特点 | 第31-32页 |
| (二) μC/OS-Ⅱ的运行机制 | 第32-34页 |
| (三) 移植μC/OS-Ⅱ | 第34-45页 |
| 1、OS_CPU.H的修改 | 第34-37页 |
| 2、OS_CPU_A.ASM的修改 | 第37-42页 |
| 3、OS_CPU_C.C的修改 | 第42-45页 |
| 五 总结 | 第45-4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6-47页 |
| 附录 测试代码源程序 | 第47-53页 |
| 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