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域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制度研究--以黄河流域为例
| 摘要 | 第1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1页 |
| 1 引言 | 第11-25页 |
| ·研究背景与目的 | 第11-12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22页 |
| ·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22-23页 |
| ·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| 第23-25页 |
| 2 生态补偿及其相关理论分析 | 第25-34页 |
| ·生态补偿的内涵 | 第25-29页 |
| ·生态补偿相关理论分析 | 第29-34页 |
| 3 生态补偿运作方式: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 | 第34-43页 |
| ·政府补偿 | 第34-37页 |
| ·市场补偿 | 第37-40页 |
| ·政府补偿与市场化补偿的比较 | 第40-43页 |
| 4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机制 | 第43-66页 |
| ·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的必然性分析 | 第43-55页 |
| ·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的原则 | 第55-58页 |
| ·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的主体 | 第58-61页 |
| ·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机制的框架 | 第61-66页 |
| 5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的实现 | 第66-78页 |
| ·逐级谈判制 | 第67-73页 |
| ·部门补偿 | 第73-75页 |
| ·流域生态补偿彩票 | 第75-77页 |
| ·小结 | 第77-78页 |
| 6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制度框架与运作建议 | 第78-86页 |
| ·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制度框架 | 第78-79页 |
| ·基于政府立法的法律约束机制 | 第79-82页 |
| ·基于公众参与的反馈监督机制 | 第82-86页 |
| 7 结语 | 第86-8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8-93页 |
| 附录 | 第93-98页 |
| 致谢 | 第98-99页 |
|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| 第9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