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10页 |
| 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2-25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·TIO_2 的光催化作用机理 | 第13-14页 |
| ·影响光催化活性的因素 | 第14-16页 |
| ·晶相结构的影响 | 第14-15页 |
| ·粒子粒径的影响 | 第15页 |
| ·焙烧温度的影响 | 第15页 |
| ·光照强度的影响 | 第15页 |
| ·比表面积的影响 | 第15页 |
| ·表面羟基的影响 | 第15页 |
| ·外场效应的影响 | 第15-16页 |
| ·介孔材料概述及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| ·介孔材料概述 | 第16页 |
| ·介孔材料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| ·介孔材料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| 第18页 |
| ·介孔结构的分类 | 第18页 |
| ·介孔材料的结构特点 | 第18页 |
| ·介孔材料的合成机理 | 第18-20页 |
| ·液晶模板机理 | 第19页 |
| ·广义液晶模板机理 | 第19-20页 |
| ·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 | 第20-22页 |
| ·溶胶-凝胶法(sol-gel) | 第20-21页 |
| ·模板合成法 | 第21页 |
| ·水热合成法 | 第21-22页 |
| ·微波合成法 | 第22页 |
| ·介孔材料的表征方法 | 第22-23页 |
| ·XRD | 第22页 |
| ·N_2 吸附-脱附 | 第22页 |
| ·光谱分析 | 第22-23页 |
| ·电镜分析 | 第23页 |
| ·TG/DTA | 第23页 |
| ·其他表征方法 | 第23页 |
| ·介孔材料孔径控制方法 | 第23-24页 |
| ·选用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和其溶剂种类 | 第23-24页 |
| ·选用不同碳链长度的表面活性剂 | 第24页 |
| ·改变反应条件 | 第24页 |
| ·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| 第24-25页 |
| 第2章 介孔TIO_2的制备、表征与光催化性能研究 | 第25-33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25-27页 |
| ·试剂与仪器 | 第25页 |
| ·催化剂的制备 | 第25页 |
| ·催化剂的性能表征 | 第25-26页 |
| ·光催化性能测试 | 第26-27页 |
| ·介孔TIO_2 的结构分析 | 第27-30页 |
| ·XRD 分析 | 第27-28页 |
| ·TEM 形貌分析 | 第28-29页 |
| ·N_2 吸-脱附等温曲线分析 | 第29-30页 |
| ·红外光谱分析(FT-IR) | 第30页 |
| ·介孔TIO_2 光催化降解对氯苯酚 | 第30-32页 |
| ·对氯苯酚的光催化降解过程 | 第30-31页 |
| ·介孔Ti02 光催化降解对氯苯酚与光照时间的关系 | 第31-3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| 第3章 介孔TIO_2光催化降解造纸废水的研究 | 第33-40页 |
| ·光催化降解蒸煮黑液实验 | 第33-37页 |
| ·化学需氧量(COD)测定 | 第34-36页 |
| ·色度的测定 | 第36-37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37-39页 |
| ·催化剂种类的影响 | 第37页 |
| ·初始pH 值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| ·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| 第38页 |
| ·光照时间的影响 | 第38页 |
| ·通氧方式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| ·结论 | 第39-40页 |
| 第4章 介孔TIO_2-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、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| 第40-51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40-41页 |
| ·试剂与仪器 | 第40页 |
| ·催化剂的制备 | 第40页 |
| ·光催化性能测试 | 第40-41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1-48页 |
| ·XRD 分析 | 第41-43页 |
| ·TEM 形貌分析 | 第43-44页 |
| ·SEM 形貌分析 | 第44-45页 |
| ·N_2 吸附-脱附等温线 | 第45-46页 |
| ·红外光谱分析(FT-IR) | 第46-47页 |
| ·光吸收性能 | 第47-48页 |
| ·介孔TIO_2-SIO_2 光催化降解对硝基苯酚 | 第48-50页 |
| ·本章小节 | 第50-51页 |
| 第5章 介孔TIO_2-SIO_2光催化降解造纸废水的研究 | 第51-56页 |
| ·光催化降解蒸煮黑液实验 | 第51页 |
| ·介孔TIO_2-SIO_2 光催化降解造纸废水影响因素 | 第51-54页 |
| ·催化剂选择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| ·初始pH 值的影响 | 第52页 |
| ·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| ·通氧方式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| ·光照时间的影响 | 第5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| 第6章 全文总结 | 第56-58页 |
| ·主要结论 | 第56-57页 |
| ·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| 第57-5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8-64页 |
| 致谢 | 第64-65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