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前言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43页 |
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免疫 | 第12-18页 |
1. 先天性免疫与获得免疫的差异 | 第12页 |
2. 无脊椎动物免疫防御机制 | 第12-18页 |
第二节 活性氧 | 第18-23页 |
1. 活性氧的种类 | 第18-19页 |
2. 活性氧的产生原理 | 第19页 |
3. 活性氧的产生途径 | 第19-20页 |
4. 活性氧对生物体的影响 | 第20-22页 |
5. 生物体对活性氧的清除 | 第22-23页 |
第三节 抗氧化酶基因 | 第23-41页 |
1. 超氧化物歧化酶(Superoxide dismutase,SOD) | 第23-31页 |
2. 过氧化氢酶(Catalase,CAT) | 第31-38页 |
3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(Glutathione peroxidase,GPX) | 第38-41页 |
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41-43页 |
1. 本研究的目的 | 第41页 |
2. 本研究的意义 | 第41-43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43-53页 |
1. 实验动物与 RNA 提取 | 第43页 |
2. 主要化学试剂 | 第43-44页 |
3. 实验方法 | 第44-53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| 第53-88页 |
第一节 栉孔扇贝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CfSOD 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| 第53-62页 |
1. 栉孔扇贝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CfSOD cDNA 全长的克隆 | 第53-55页 |
2. 栉孔扇贝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CfSOD 的序列分析 | 第55页 |
3. 栉孔扇贝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CfSOD 的同源性分析 | 第55-59页 |
4. 栉孔扇贝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CfSOD 的进化分析 | 第59-60页 |
5. 栉孔扇贝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CfSOD 在扇贝组织中的分布 | 第60-61页 |
6. 栉孔扇贝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 CfSOD 在扇贝受到不同微生物刺激后的表达规律研究 | 第61-62页 |
第二节 栉孔扇贝过氧化氢酶基因CfCAT 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| 第62-73页 |
1 栉孔扇贝过氧化氢酶基因CfCAT cDNA 全长的克隆 | 第62-64页 |
2. 栉孔扇贝过氧化氢酶基因CfCAT 的序列分析 | 第64-66页 |
3. 栉孔扇贝过氧化氢酶基因CfCAT 基因的同源性分析 | 第66-70页 |
4. 栉孔扇贝过氧化氢酶基因CfCAT 基因的进化分析 | 第70-71页 |
5. 栉孔扇贝过氧化氢酶基因CfCAT 基因在扇贝组织中的分布 | 第71-72页 |
6. 栉孔扇贝过氧化氢酶基因 CfCAT 基因在扇贝受到不同微生物刺激后的表达规律研究 | 第72-73页 |
第三节 栉孔扇贝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CfGPX 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| 第73-79页 |
1 栉孔扇贝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CfGPX cDNA 全长的克隆 | 第73-74页 |
2. 栉孔扇贝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CfGPX 的序列分析 | 第74页 |
3. 栉孔扇贝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CfGPX 的同源性分析 | 第74-77页 |
4. 栉孔扇贝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CfGPX 的进化分析 | 第77-78页 |
5. 栉孔扇贝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CfGPX 在扇贝组织中的分布 | 第78页 |
6. 栉孔扇贝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 CfGPX 在扇贝受到不同微生物刺激后的表达规律研究 | 第78-79页 |
第四节 讨论 | 第79-88页 |
1. 栉孔扇贝抗氧化酶基因的序列 | 第80-84页 |
2. 抗氧化酶在健康扇贝组织的分布 | 第84-86页 |
3. 扇贝抗氧化酶基因在不同微生物刺激后的表达规律 | 第86-88页 |
第四章 结论 | 第88-90页 |
1 栉孔扇贝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CfSOD 的克隆及表达研究 | 第88页 |
2. 栉孔扇贝过氧化氢酶基因CfCAT 的克隆及表达研究 | 第88-89页 |
3. 栉孔扇贝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CfGPX 的克隆及表达研究 | 第89-90页 |
第五章 扇贝其他免疫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 | 第90-118页 |
第一节 栉孔扇贝谷胱甘肽硫转移酶(GST)基因的克隆 | 第90-93页 |
1. 研究背景 | 第90-91页 |
2. 栉孔扇贝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CfGST cDNA 全长的克隆 | 第91页 |
3. 栉孔扇贝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CfGST 的序列分析 | 第91-92页 |
4. 栉孔扇贝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CfGST 同源性分析 | 第92-93页 |
第二节 栉孔扇贝过氧化物酶基因(PRX)的克隆 | 第93-97页 |
1. 研究背景 | 第93-94页 |
2. 栉孔扇贝过氧化物酶基因CfPRX cDNA 全长的克隆 | 第94-96页 |
3. 栉孔扇贝过氧化物酶基因CfPRX 的序列分析 | 第96页 |
4. 栉孔扇贝过氧化物酶基因CfPRX 的同源性分析 | 第96-97页 |
第三节 栉孔扇贝硫氧还蛋白基因(TRX)的克隆 | 第97-100页 |
1. 研究背景 | 第97-98页 |
2. 栉孔扇贝硫氧还蛋白基因CfTRX cDNA 全长的克隆 | 第98-99页 |
3. 栉孔扇贝硫氧还蛋白基因CfTRX 的序列分析 | 第99页 |
4. 栉孔扇贝硫氧还蛋白基因CfTRX 同源性分析 | 第99-100页 |
第四节 栉孔扇贝酪氨酸酶基因(TYR)的克隆 | 第100-104页 |
1. 研究背景 | 第100-101页 |
2. 栉孔扇贝栉孔扇贝酪氨酸酶基因CfTYR cDNA 全长的克隆 | 第101-103页 |
3. 栉孔扇贝酪氨酸酶基因CfTYR 的序列分析 | 第103-104页 |
4. 栉孔扇贝酪氨酸酶基因CfTYR 基因的同源性分析 | 第104页 |
第五节 海湾扇贝亲环素基因(CYP)的克隆 | 第104-109页 |
1. 研究背景 | 第104-106页 |
2. 海湾扇贝亲环素基因AiCYP cDNA 全长的克隆 | 第106页 |
3. 海湾扇贝亲环素基因AiCYP 的序列分析 | 第106-107页 |
4. 海湾扇贝亲环素基因AiCYP 同源性分析 | 第107页 |
5. 海湾扇贝亲环素基因AiCYP 基因的进化分析 | 第107-108页 |
6. 海湾扇贝亲环素基因AiCYP 基因mRNA 表达差异 | 第108-109页 |
第六节 海湾扇贝肽聚糖识别蛋白(PGRP)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| 第109-118页 |
1. 研究背景 | 第109-112页 |
2. 海湾扇贝肽聚糖识别蛋白AiPGRP cDNA 全长的克隆 | 第112-114页 |
3. 海湾扇贝肽聚糖识别蛋白AiPGRP 基因的序列分析 | 第114页 |
4. 海湾扇贝肽聚糖识别蛋白AiPGRP 基因的同源性分析 | 第114-116页 |
5. 海湾扇贝肽聚糖识别蛋白AiPGRP 基因的组织表达分析 | 第116页 |
6. 海湾扇贝受到 LPS 和PGN 刺激肽聚糖识别蛋白 AiPGRP 基因的表达分析 | 第116-11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8-135页 |
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| 第135-136页 |
致谢 | 第13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