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计算机网络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

无线局域网安全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

内容提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2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2-36页
   ·无线局域网概述第12-24页
     ·基本的网络结构第13-14页
     ·主要传输技术规范第14-16页
     ·IEEE802.11系列规范第16-21页
     ·应用现状第21-23页
     ·未来发展趋势第23-24页
   ·无线局域网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第24-29页
     ·安全接入第25页
     ·路由与服务质量的保障第25-27页
     ·快速漫游切换第27页
     ·无线Mesh接入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异构无线网络的安全融合第28-29页
   ·无线局域网安全体系结构的现状与趋势第29-32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30页
     ·安全体系结构的发展趋势第30-32页
   ·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第32-36页
     ·选题背景第32页
     ·主要工作与贡献第32-33页
     ·结构安排第33-36页
第二章 无线局域网安全体系结构框架第36-68页
   ·无线局域网安全接入体系结构概述第36-46页
     ·WLAN受到的攻击威胁第36-41页
     ·IEEE802.11安全接入体系框架第41-43页
     ·WLAN安全体系结构关键技术第43-46页
   ·基于管理的无线局域网安全体系结构第46-51页
     ·安全体系结构框架第46-48页
     ·关键组件的实现第48-50页
     ·体系结构框架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·WLAN集成终端安全接入体系结构方案及原型实现第51-67页
     ·集成安全接入体系结构的设计原理第51-53页
     ·WLAN集成安全认证体系结构方案第53-57页
     ·集成认证控制流程第57-60页
     ·集成安全认证体系结构的原型实现第60-67页
   ·小结第67-68页
第三章 无线局域网接入安全协议第68-92页
   ·无线局域网安全协议概述第68-84页
     ·WPA安全机制第68-73页
     ·IEEE802.11i安全机制第73-82页
     ·WAPI安全机制第82-84页
   ·自验证公钥的WAPI认证和密钥协商协议第84-90页
     ·自验证公钥认证框架第84-85页
     ·认证和密钥协商协议第85-86页
     ·客户端自验证公钥证书的认证和密钥协商第86-87页
     ·协议的安全分析第87-88页
     ·协议特点与性能分析第88-90页
   ·小节第90-92页
第四章 无线局域网快速切换安全协议第92-112页
   ·WLAN快速切换草案概述第92-96页
     ·IEEE 802.11r草案简介第92-95页
     ·IEEE 802.11r草案的安全缺陷第95-96页
   ·基于位置的快速切换安全解决方案第96-111页
     ·基于移动方向和QoS保障的先应式邻居缓存机制第97-103页
     ·位置辅助的主动扫频算法第103-109页
     ·基于位置的快速安全切换方案第109-111页
   ·小结第111-112页
第五章 无线局域网MESH安全协议第112-136页
   ·IEEE 802.11 Mesh网络概述第112-114页
   ·WLAN Mesh网络认证技术第114-124页
     ·集中认证第114-115页
     ·分布式认证第115-116页
     ·预共享密钥认证第116页
     ·四步Mesh握手第116-118页
     ·EMSA认证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·基于身份密码系统的认证协议第119-124页
   ·WLAN Mesh接入认证技术的设计与实现第124-134页
     ·技术基础第125-128页
     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128-134页
   ·小结第134-136页
第六章 无线局域网匿名协议与匿名度量模型第136-168页
   ·无线局域网匿名需求概述第136-137页
   ·无线局域网动态混淆匿名算法第137-146页
     ·匿名混淆算法现状第137-138页
     ·无线局域网动态混淆匿名框架第138-139页
     ·RM算法的形式化描述第139-140页
     ·RM算法的安全性分析第140-142页
     ·RM算法的性能与仿真分析第142-145页
     ·RM算法与SGM算法比较第145-146页
   ·基于IPsec的无线局域网匿名连接协议第146-153页
     ·匿名体系结构模型第146-147页
     ·匿名通信工作原理第147-148页
     ·匿名通道建立协议第148-151页
     ·匿名协议的实现第151-152页
     ·匿名协议分析第152-153页
   ·基于条件熵的匿名模型优化方案第153-160页
     ·匿名度量模型研究现状第153-155页
     ·基于条件熵的匿名度量模型分析第155-157页
     ·条件熵匿名模型的优化第157-160页
   ·基于联合熵的多属性匿名度量模型第160-166页
     ·基于联合熵的匿名度量模型第161-164页
     ·模型分析第164-166页
   ·小结第166-168页
第七章 安全体系结构的自适应性安全策略第168-190页
   ·自适应安全策略概述第168-183页
     ·自适应安全概念第169-170页
     ·自适应安全体系结构的演化第170-172页
     ·自适应安全模型第172-177页
     ·动态安全策略框架第177-183页
   ·WLAN自适应安全策略框架及实现第183-188页
     ·WLAN自适应安全策略需求分析第183页
     ·WLAN自适应安全体系结构框架第183-184页
     ·基于策略的WLAN网络安全管理框架第184-188页
   ·小结第188-190页
第八章 安全体系结构性能评估方法第190-212页
   ·安全服务概述第190-200页
     ·安全服务分类第191-192页
     ·QoSS安全服务视图模型第192-200页
   ·WLAN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第200-210页
     ·WLAN安全风险参数描述第201-204页
     ·基于熵权系数的WLAN安全威胁量化方案第204-207页
     ·模型分析第207-210页
   ·小结第210-212页
第九 基于TPM的可信无线局域网络体系结构第212-228页
   ·安全体系结构研究的新方向第213-215页
   ·可信计算概述第215-225页
     ·可信计算的形式化描述第215-219页
     ·可信平台模块TPM第219-221页
     ·可信移动平台TMP第221-223页
     ·TNC架构第223-225页
   ·无线局域网络可信体系结构第225-226页
     ·无线局域网络可信计算模型第225页
     ·基于TPM的移动终端可信体系结构第225-226页
     ·基于TPM的可信网络体系结构第226页
   ·小结第226-228页
第十章 结束语第228-230页
致谢第230-232页
参考文献第232-246页
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和科研工作第246-248页

论文共2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兔高胆固醇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心肌组织AngⅡ和糜酶的改变及培哚普利、缬沙坦和阿托伐他汀的干预效果
下一篇:心肌酶和肌钙蛋白I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及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