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业工程论文--农业动力、农村能源论文--拖拉机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结构、零部件论文

拖拉机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特性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1页
1 绪论第11-21页
   ·车辆变速器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·有级变速器第11-12页
     ·无级变速器第12-13页
   ·液压机械无级变速传动研究状况第13-16页
     ·传动原理及特点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4-16页
   ·车辆传动系统匹配研究状况第16-17页
   ·车辆传动系统动态特性研究第17-19页
     ·车辆传动系统动态特性研究概况第17-18页
     ·车辆传动系统动态特性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·课题的研究背景、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9-21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9-20页
  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第20-21页
2 液压机械无级变速传动理论研究第21-38页
   ·液压机械无级变速传动基本原理及形式第21页
   ·液压传动系统特性分析第21-23页
     ·液压传动系统类型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液压传动系统特性第22-23页
   ·机械传动元件特性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·液压机械无级变速传动特性分析第24-34页
     ·传动方案确定第24-25页
     ·无级调速特性第25-28页
     ·液压功率分流比第28-31页
     ·效率特性第31-34页
   ·汇流排组特性分析第34-36页
     ·组合方案第34-35页
     ·特性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6-38页
3 拖拉机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设计第38-61页
   ·东方红1302R拖拉机特性分析第38-41页
     ·拖拉机传动系基本参数第38页
     ·拖拉机牵引特性第38-41页
   ·拖拉机作业工况要求第41-43页
   ·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传动方案确定第43-45页
     ·变速范围确定第43页
     ·总体传动方案第43-45页
   ·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参数优化设计第45-53页
     ·各特征值计算第45-47页
     ·基于遗传算法参数优化数学模型第47-50页
     ·遗传算法实现第50-53页
     ·参数优化结果第53页
   ·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特性分析第53-60页
     ·无级调速特性第53-54页
     ·转矩特性第54-55页
     ·功率分流特性第55页
     ·功率流及循环功率特性第55-57页
     ·效率特性第57-58页
     ·牵引特性第58-6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0-61页
4 液压机械无级变速传动系统与发动机的匹配研究第61-73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61-62页
   ·匹配的评价第62-65页
     ·动力性匹配评价第63-64页
     ·经济性匹配评价第64-65页
   ·发动机与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的匹配第65-70页
     ·发动机数学模型第65-67页
     ·匹配的方法第67-69页
     ·匹配的实现第69-70页
   ·装备不同变速器的拖拉机性能分析第70-72页
     ·动力性能分析第70-71页
     ·经济性能分析第71-7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2-73页
5 液压机械无级变速传动系统动态特性研究第73-94页
   ·功率键合图基本理论第73-79页
     ·功率键合图第73页
     ·广义变量第73-74页
     ·基本键合图元第74-78页
     ·键合图的增广第78-79页
   ·无级变速传动系统键合图模型第79-80页
   ·系统的状态方程第80-84页
     ·系统的状态变量第80页
     ·求解代数环第80-81页
     ·状态方程的推导第81-84页
   ·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设计第84-89页
     ·常规PID控制器第84-85页
     ·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第85-89页
   ·无级变速传动系统仿真第89-93页
     ·系统主要参数第89页
     ·仿真模型第89-90页
     ·仿真结果分析第90-9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3-94页
6 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性能试验第94-101页
   ·试验内容和目的第94页
   ·试验仪器与设备第94-96页
   ·稳态特性试验第96-98页
     ·无级调速特性第96-97页
     ·效率特性第97-98页
   ·动态特性试验第98-99页
     ·试验方案第98页
     ·试验结果分析第98-9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9-101页
7 结论和建议第101-104页
   ·研究结论第101-102页
   ·论文创新点第102页
   ·建议第102-104页
致谢第104-105页
参考文献第105-111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11-112页

论文共11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运用WDM-PON技术实现光通信线路局部高风险区自动保护倒换的应用设计研究
下一篇:极大化者和满意者的情绪体验与社会比较特征的分析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