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通信论文--无线电中继通信、微波通信论文

冲激式超宽带通信系统理论及其多址技术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目录第5-8页
第一章 绪论第8-16页
   ·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页
   ·超宽带通信技术简介、系统组成及关键技术第8-13页
     ·超宽带通信技术简介第8-11页
     ·超宽带通信系统组成第11页
     ·超宽带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·脉冲调制技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·信道模型分析第12页
       ·扩频及数据调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·数据解调及同步第13页
   ·超宽带通信发展历史、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第13-15页
   ·论文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5-16页
第二章 超宽带信号极窄脉冲特性研究第16-27页
   ·超宽带系统脉冲第16-22页
     ·高斯脉冲第16-19页
     ·其它脉冲信号第19-22页
   ·FCC室外辐射掩蔽及相关传输脉冲设计第22-26页
     ·FCC室外辐射掩蔽模型第23-24页
     ·传输脉冲设计第24-2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6-27页
第三章 超宽带信号传播特性分析第27-40页
   ·超宽带信号传播特点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无线信道传播机制第27-28页
     ·超宽带信号无线传播特点第28页
   ·室外信道模型第28-33页
     ·室外信道模型分析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·RMS时延扩展与平均超量时延第30页
       ·功率衰落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·树木损耗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常用室外信道模型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·Okumura及Hata模型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·ITM(Irregular Terrain Model,Longley-Rice)模型第33页
   ·频域信道模型第33-36页
   ·无线电波的功率限制和辐射掩蔽第36-3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9-40页
第四章 超宽带信号调制技术及其功率谱分析第40-56页
   ·跳时多址方案第40-44页
     ·TH-PPM调制方式第40-42页
     ·TH-PAM调制方式第42-44页
     ·TH-PPM与 TH-PAM调制性能比较第44页
   ·伪随机脉幅控制 TH-PPM调制第44-55页
     ·采用新调制方式的原因第44-45页
     ·新调制方式发射系统组成第45-46页
     ·脉冲波形及参数选择第46-47页
     ·跳时码及脉冲极性控制码的设计及产生第47-51页
     ·调制参数设计第51-53页
     ·发射端仿真结果第53-5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5-56页
第五章 超宽带接收技术及误码率分析第56-71页
   ·跳时多址信号解调第56-62页
     ·TH-PPM信号解调及误码率分析第56-61页
     ·TH-PAM信号解调及误码率分析第61-62页
     ·TH-PPM与TH-PAM信号解调性能比较第62页
   ·伪随机脉幅控制TH-PPM调制接收理论及误码率分析第62-66页
     ·接收端框图及主要参数设计第63页
     ·参考脉冲设计第63-64页
     ·RAKE接收机设计第64-65页
     ·解调误码率分析第65-66页
   ·同步方案设计第66-70页
     ·信号捕获第67-69页
     ·信号跟踪第69-7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0-71页
第六章 结束语第71-73页
   ·总结第71页
   ·展望第71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75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5-76页
致谢第76-77页
附录:调制信号发射端matlab主函数第77-87页

论文共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钢管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
下一篇:我国农机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