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属材料阻尼测试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6页 |
| 目录 | 第6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| ·阻尼研究的发展历史 | 第9页 |
| ·材料阻尼 | 第9-10页 |
| ·材料阻尼测试方法 | 第10-13页 |
| ·本研究课题的提出、目的和主要工作 | 第13-14页 |
| 第二章 材料阻尼概述 | 第14-19页 |
| ·引言 | 第14页 |
| ·材料阻尼的概念及重要性 | 第14页 |
| ·材料阻尼的度量参量 | 第14-17页 |
| ·结构阻尼与粘性阻尼 | 第17-19页 |
| 第三章 空气中材料阻尼测试实验 | 第19-25页 |
| ·引言 | 第19页 |
| ·实验试件 | 第19页 |
| ·测试仪器的性能参数 | 第19-21页 |
| ·激振仪器性能参数 | 第19-20页 |
| ·拾振仪器性能参数 | 第20-21页 |
| ·测试实验的布置与参数设置 | 第21-25页 |
| ·锤击法实验 | 第21-23页 |
| ·扫频法实验 | 第23-24页 |
| ·共振驻留法测试 | 第24-25页 |
| 第四章 材料阻尼的频域识别方法 | 第25-40页 |
| ·引言 | 第25页 |
| ·频域方法理论基础 | 第25-29页 |
| ·频率响应函数 | 第25-28页 |
| ·半功率带宽法 | 第28-29页 |
| ·半带宽法的改进 | 第29-32页 |
| ·频率细化方法 | 第30页 |
| ·功率谱精确校正法 | 第30-32页 |
| ·数值算例 | 第32-35页 |
| ·实测数据处理 | 第35-40页 |
| ·相同测点测试结果比较 | 第35-37页 |
| ·不同测点测试结果比较 | 第37-40页 |
| 第五章 材料阻尼识别的时域方法 | 第40-50页 |
| ·引言 | 第40页 |
| ·时域识别方法的相关理论 | 第40-43页 |
| ·对数衰减率法 | 第40页 |
| ·Hilbert变换法 | 第40-41页 |
| ·STD法 | 第41-43页 |
| ·数值算例 | 第43-46页 |
| ·实测数据处理 | 第46-4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| 第六章 材料阻尼识别的小波变换方法 | 第50-62页 |
| ·引言 | 第50页 |
| ·小波与小波脊理论 | 第50-52页 |
| ·小波变换原理 | 第50页 |
| ·小波脊理论 | 第50-52页 |
| ·模态参数的识别 | 第52-53页 |
| ·数值算例 | 第53-56页 |
| ·用实验测试数据进行阻尼识别 | 第56-6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| 第七章 共振驻留法识别材料阻尼 | 第62-78页 |
| ·引言 | 第62页 |
| ·材料阻尼的尺度原理 | 第62-66页 |
| ·频率依赖型阻尼 | 第62-63页 |
| ·振幅依赖型阻尼 | 第63-65页 |
| ·频率——振幅依赖型阻尼 | 第65-66页 |
| ·悬臂梁基础激励分析 | 第66-70页 |
| ·试件的第一阶模态阻尼系数 | 第66-68页 |
| ·试件的高阶模态阻尼系数 | 第68-69页 |
| ·悬臂梁根部应力的确定 | 第69-70页 |
| ·阻尼测试实验 | 第70-72页 |
| ·阻尼测试试件 | 第70页 |
| ·实验步骤 | 第70-72页 |
| ·实验结果处理 | 第72-77页 |
| ·铝合金试件测试结果 | 第72-73页 |
| ·钛合金试件测试结果 | 第73-7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|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8-81页 |
| ·本文工作总结 | 第78-80页 |
| ·工作展望 | 第80-8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1-83页 |
| 致谢 | 第83页 |
|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| 第83-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