旋转气流控制激光切割特种钢薄板试验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·引言 | 第10-14页 |
·激光切割技术概述 | 第10-13页 |
·激光切割的特点 | 第13-14页 |
·激光切割在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| 第14-17页 |
·激光切割在国内外的现状 | 第14-16页 |
·激光切割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 | 第16-17页 |
·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和工作内容 | 第17-19页 |
·本课题的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17页 |
·本课题的工作内容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特种钢材的激光切割实验 | 第19-30页 |
·金属材料的激光切割 | 第19-24页 |
·影响激光切割质量的主要因素 | 第19-24页 |
·切割工艺参数 | 第20-22页 |
·激光束的质量 | 第22-23页 |
·激波对切割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·对低碳钢,不锈钢的切割 | 第24页 |
·常规工艺切割硅钢的实验 | 第24-27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4-25页 |
·实验设备 | 第25-26页 |
·对硅钢片的切割实验 | 第26-27页 |
·常规工艺切割硅钢的不足 | 第27-29页 |
·氧气对切割硅钢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·采用高纯N_2作为辅助切割气体 | 第28-29页 |
·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特种钢的激光切割传统工艺的比较 | 第30-35页 |
·"纵列喷嘴"切割法 | 第30-31页 |
·工作原理 | 第30-31页 |
·此方法的优缺点 | 第31页 |
·层叠切割法 | 第31-32页 |
·工作原理 | 第31-32页 |
·此方法的优缺点 | 第32页 |
·采用超音速拉伐儿喷嘴切割 | 第32-34页 |
·工作原理 | 第32-34页 |
·此方法的优缺点 | 第34页 |
·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四章 侧吹实验的提出与流体分析 | 第35-57页 |
·设计所需考虑的因素 | 第35-40页 |
·猝发理论对切割质量的影响 | 第35-39页 |
·焦点位置的变化 | 第39页 |
·等离子体对切割过程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·底部侧吹除渣法 | 第40-44页 |
·底部侧吹除渣法的工作原理 | 第40-41页 |
·底部侧吹实验 | 第41-43页 |
·底部侧吹装置的优点 | 第43-44页 |
·侧吹气流的流体分析 | 第44-55页 |
·有限元模拟概述 | 第44-45页 |
·有限元模拟的理论基础 | 第44-45页 |
·有限元软件Ansys及特点 | 第45页 |
·侧吹气流的仿真 | 第45-55页 |
·N-S方程和湍流模式 | 第45-47页 |
·数值模拟研究 | 第47-55页 |
·小结 | 第55-57页 |
第五章 旋风除渣器除渣方法的提出与流体分析 | 第57-68页 |
·旋风除渣器除渣方法的设计 | 第57-58页 |
·旋转气流引导装置的流体分析 | 第58-64页 |
·旋转气流控制内流体的物理和数学模型 | 第58-60页 |
·旋转气流控制切割的流体分析 | 第60-64页 |
·计算区域的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 | 第60-61页 |
·旋转气流控制切割数值仿真 | 第61-64页 |
·旋风除渣器的切割实验验证 | 第64-66页 |
·小结 | 第66-68页 |
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 | 第68-73页 |
·激光切割硅钢片工艺参数及其规律 | 第68-70页 |
·影响切口宽度的因素 | 第68-69页 |
·影响切口粗糙度的因素 | 第69-70页 |
·激光切割与传统制造硅钢片工艺质量的比较 | 第70-72页 |
·避免毛刺的产生 | 第70页 |
·降低硅钢片的铁损 | 第70-71页 |
·减少绝缘层的损伤 | 第71页 |
·减少边缘的应力 | 第71-72页 |
·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七章 总结 | 第73-76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73-74页 |
·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| 第74页 |
·今后工作的展望 | 第74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