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马彪《续汉书》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绪论 | 第7-12页 |
| 一、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7-8页 |
| (一) 研究目的 | 第7-8页 |
| (二) 研究意义 | 第8页 |
| 二、司马彪及其《续汉书》的研究现状 | 第8-12页 |
| (一) 关于司马彪及其著作的记载 | 第8-9页 |
| (二) 《续汉书》研究 | 第9-12页 |
| 第一章 司马彪生平及著述 | 第12-15页 |
| 一、司马彪家世 | 第12页 |
| 二、仕宦经历 | 第12-13页 |
| 三、主要著作及其成就 | 第13-15页 |
| 第二章 《续汉书》的编撰与流传 | 第15-22页 |
| 一、司马彪之前东汉史书的撰写 | 第15-17页 |
| (一) 《东观汉记》 | 第15-16页 |
| (二) 谢承《后汉书》 | 第16-17页 |
| (三) 薛莹《后汉记》 | 第17页 |
| 二、《续汉书》的编纂与材料来源 | 第17-20页 |
| (一) 《续汉书》的编撰 | 第17-18页 |
| (二) 《续汉书》的材料来源 | 第18-20页 |
| 三、《续汉书》的流传 | 第20-22页 |
| 第三章 《续汉书》的体例 | 第22-30页 |
| 一、《续汉书》之帝纪 | 第22-23页 |
| 二、《续汉书》之列传 | 第23-25页 |
| (一) 专传 | 第23-24页 |
| (二) 类传 | 第24-25页 |
| (三) 民族和外国传 | 第25页 |
| 三、《续汉书》之序传 | 第25-26页 |
| 四、《续汉书》之志 | 第26-30页 |
| 第四章 关于《续汉书》“八志” | 第30-43页 |
| 一、《续汉书》八志与范晔《后汉书》 | 第30-34页 |
| 二、刘昭注《续汉志》的贡献 | 第34-37页 |
| 三、《续汉书》八志内容及其特点 | 第37-43页 |
| (一) 《续汉书》八志内容 | 第37-41页 |
| (二) 《续汉书》八志特点 | 第41-43页 |
| 第五章 《续汉书》的辑佚及文献价值 | 第43-55页 |
| 一、《续汉书》的辑佚 | 第43-50页 |
| (一) 清姚之骃《后汉书补逸》中所辑《续汉书》 | 第43-45页 |
| (二) 清汪文台《七家后汉书》中所辑《续汉书》 | 第45-50页 |
| 二、辑本《续汉书》的文献价值 | 第50-55页 |
| (一) 史料价值 | 第50-53页 |
| (二) 校勘价值 | 第53-55页 |
| 结束语 | 第55-5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7-62页 |
| 一、基本典籍 | 第57-58页 |
| 二、专著 | 第58-60页 |
| 三、相关论文 | 第60-62页 |
| 致谢 | 第62-63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