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6页 |
·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7-8页 |
·本文研究相关领域文献综述 | 第8-14页 |
·结构-地基土相互作用的基础概念 | 第8-10页 |
·偏心结构平扭耦联的概念和机理 | 第10页 |
·结构-地基土相互作用研究的历史 | 第10-12页 |
·结构-地基土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偏心结构-地基土相互作用体系弹性地震反应参数分析 | 第16-47页 |
·引言 | 第16页 |
·偏心结构的振动分析模型 | 第16-18页 |
·串联刚片系模型 | 第16-17页 |
·计算模型的基本假定 | 第17-18页 |
·偏心结构-地基土相互作用体系运动方程的建立 | 第18-32页 |
·偏心结构-地基土相互作用体系的简化模型 | 第18页 |
·模型力学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| 第18-26页 |
·偏心结构-地基土相互作用体系运动方程的建立 | 第26-32页 |
·反应谱分析 | 第32-34页 |
·参数影响规律分析 | 第34-45页 |
·参数范围的确定 | 第34-35页 |
·相对振型频率变化规律 | 第35-37页 |
·振型耦联系数变化规律 | 第37-40页 |
·设计剪力变化规律 | 第40-42页 |
·设计扭矩变化规律 | 第42-43页 |
·相对设计位移比变化规律 | 第43-4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三章 偏心结构-地基土相互作用体系弹性动力时程分析 | 第47-62页 |
·引言 | 第47页 |
·偏心结构-地基土相互作用体系运动方程 | 第47-48页 |
·结构阻尼矩阵的处理 | 第48-49页 |
·地震波的选取和调整 | 第49-52页 |
·地震波的选取 | 第49-51页 |
·地震波的调整 | 第51-52页 |
·动力分析问题的数值分析法 | 第52-54页 |
·偏心结构-地基土动力相互作用弹性时程分析程序 | 第54-55页 |
·参数影响规律分析 | 第55-62页 |
第四章 偏心结构-地基土相互作用弹塑性地震反应参数分析 | 第62-72页 |
·引言 | 第62页 |
·恢复力模型 | 第62-67页 |
·几种常见的恢复力模型介绍 | 第63-64页 |
·骨架曲线的确定 | 第64-66页 |
·拐点的处理 | 第66-67页 |
·偏心结构-地基土动力相互作用弹塑性时程分析程序 | 第67-69页 |
·参数影响规律分析 | 第69-72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2-74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72-73页 |
·课题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