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-19页 |
| ·课题产生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远程无线监控方案综述 | 第13-15页 |
| ·GSM的发展概况 | 第15-17页 |
| ·移动通信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| 第15-16页 |
| ·我国移动通信发展概况 | 第16页 |
| ·短信息业务及其应用概况 | 第16-17页 |
| ·本论文内容简介 | 第17-19页 |
| 第二章 GSM网络及其数据业务 | 第19-35页 |
| ·GSM网络体系 | 第19-20页 |
| ·AT指令 | 第20-22页 |
| ·GSM数据业务——SMS | 第22-32页 |
| ·SMS的概念和特点 | 第22-23页 |
| ·SMS系统原理 | 第23-26页 |
| ·SMS的优点和局限性 | 第26-27页 |
| ·短消息发送格式详解 | 第27-32页 |
| ·GSM其他数据业务简介 | 第32-35页 |
| ·电路型交换数据业务(CSD) | 第32页 |
| ·通用分组无线业务(GPRS) | 第32-33页 |
| ·改进数据率GSM服务(EDGE) | 第33-35页 |
| 第三章 基于GSM网络的远程无线SCADA系统设计 | 第35-44页 |
| ·SCADA系统简介 | 第35-36页 |
| ·SCADA系统概述 | 第35页 |
| ·SCADA系统发展历程 | 第35页 |
| ·SCADA系统构成 | 第35-36页 |
| ·基于SMS的SCADA系统设计 | 第36-38页 |
| ·系统框架 | 第36页 |
| ·监控中心及其软件 | 第36-37页 |
| ·远程测控单元 | 第37-38页 |
| ·基于GPRS的SCADA系统设计 | 第38-39页 |
| ·一种基于GSM网络与CAN总线的新型SCADA系统 | 第39-41页 |
| ·系统硬件结构 | 第39-40页 |
| ·系统软件结构 | 第40-41页 |
| ·基于GSM短消息的路灯远程无线监控系统概览 | 第41-44页 |
| ·系统概况 | 第41-42页 |
| ·系统功能分析 | 第42-44页 |
| 第四章 基于GSM短消息的路灯远程无线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| 第44-62页 |
| ·上位机硬件电路设计 | 第44-50页 |
| ·GSM模块TC35i简介 | 第44-46页 |
| ·TC35i外围电路设计 | 第46-50页 |
| ·中位机RT35硬件设计 | 第50-60页 |
| ·微控制器P89LPC935简介 | 第50-51页 |
| ·电能计量芯片ATT7022A简介及外围电路设计 | 第51-55页 |
| ·双串口电路 | 第55-57页 |
| ·RT35供电电路 | 第57页 |
| ·各芯片接口电平匹配问题 | 第57-58页 |
| ·ISP和ICP技术 | 第58-60页 |
| ·硬件抗干扰设计 | 第60-62页 |
| ·PCB电磁兼容设计 | 第60-61页 |
| ·抗环境干扰设计 | 第61-62页 |
| 第五章 基于GSM短消息的路灯远程无线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| 第62-82页 |
| ·短消息传输的可靠性研究 | 第62-63页 |
| ·通讯协议 | 第63-66页 |
| ·命令标志定义 | 第63-64页 |
| ·上位机与中位机RT35的通讯协议 | 第64-66页 |
| ·中位机RT35与下位机的通讯协议 | 第66页 |
| ·上位机软件设计简介 | 第66页 |
| ·中位机RT35软件设计 | 第66-81页 |
| ·初始化程序设计 | 第68-71页 |
| ·与ATT7022A通讯程序设计 | 第71-74页 |
| ·与TC35i通讯程序设计 | 第74-79页 |
| ·与下位机通讯程序设计 | 第79-81页 |
| ·下位机软件设计 | 第81-82页 |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2-84页 |
| ·工作总结 | 第82-83页 |
| ·不足与展望 | 第83-8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4-87页 |
| 附录1 TC35i引脚定义表 | 第87-88页 |
| 附录2 ATT7022A引脚定义表 | 第88-89页 |
| 附录3 GM8123引脚功能描述表 | 第89-90页 |
| 附录4 本人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