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/覆被变化研究--以贵州猫跳河流域为例
第1章 选题背景与研究思路 | 第1-25页 |
·选题依据 | 第17-22页 |
·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建设的紧迫性 | 第17页 |
·LUCC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领域 | 第17-18页 |
·喀斯特地区LUCC研究的不足 | 第18-19页 |
·LUCC区域案例研究的不足 | 第19-20页 |
·LUCC驱动力深入研究的需要 | 第20-22页 |
·猫跳河流域LUCC的典型性 | 第22页 |
·研究内容、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22-25页 |
第2章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| 第25-37页 |
·LUCC的内涵 | 第25-26页 |
·LUCC计划进展 | 第26-32页 |
·LUCC格局与过程 | 第27-29页 |
·LUCC驱动机制 | 第29-31页 |
·自然驱动到人类驱动 | 第29页 |
·人口与土地利用/覆被变化 | 第29-30页 |
·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/覆被变化 | 第30-31页 |
·LUCC模型与预测 | 第31-32页 |
·喀斯特地区的LUCC研究 | 第32-37页 |
·格局与过程 | 第32-33页 |
·驱动力 | 第33页 |
·资源、生态、环境效应 | 第33-35页 |
·数学建模 | 第35-37页 |
第3章 猫跳河流域概况 | 第37-47页 |
·地理位置 | 第37-39页 |
·自然地理背景 | 第39-43页 |
·气象气候 | 第39页 |
·地质基础 | 第39-40页 |
·地貌结构 | 第40-42页 |
·河流水系 | 第42-43页 |
·土壤植被 | 第43页 |
·社会经济概况 | 第43-44页 |
·人口增长 | 第43-44页 |
·经济发展 | 第44页 |
·空间分异 | 第44-47页 |
·丘原区 | 第45页 |
·峡谷区 | 第45-47页 |
第4章 猫跳河流域LUCC格局与过程 | 第47-87页 |
·数据与方法 | 第47-52页 |
·数据 | 第47页 |
·方法 | 第47-52页 |
·影像处理与土地覆被解译 | 第47-48页 |
·土地利用/覆被转移矩阵 | 第48-49页 |
·土地利用/覆被变化度量 | 第49-52页 |
·技术流程 | 第52页 |
·土地覆被分类 | 第52-53页 |
·变化过程分析 | 第53-68页 |
·1973~1990 年 | 第54-64页 |
·1990~2002 年 | 第64-68页 |
·空间差异 | 第68-83页 |
·丘原区和峡谷区 | 第68-70页 |
·丘原区内部差异 | 第70-76页 |
·人类干扰强烈区——红枫湖镇 | 第70-73页 |
·人类干扰薄弱区——羊昌乡 | 第73-76页 |
·峡谷区内部差异 | 第76-83页 |
·人类干扰强烈区——龙场镇 | 第76-80页 |
·人类干扰薄弱区——谷堡乡 | 第80-8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3-87页 |
第5章 猫跳河流域LUCC驱动机制 | 第87-123页 |
·土地利用/覆被变化中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 | 第87-89页 |
·数据与方法 | 第89-94页 |
·方法 | 第89-91页 |
·数据 | 第91-94页 |
·驱动因素诊断 | 第94-98页 |
·因子诊断 | 第94-97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97-98页 |
·1973~1990 年的结果 | 第97-98页 |
·1990~2002 年的结果 | 第98页 |
·驱动因子分析 | 第98-119页 |
·气象气候 | 第98-99页 |
·人口变化 | 第99-103页 |
·经济发展 | 第103-108页 |
·农业技术进步 | 第108-110页 |
·燃料结构 | 第110-112页 |
·富裕程度 | 第112-113页 |
·市场与物价 | 第113-114页 |
·制度与体制 | 第114-116页 |
·政策法规 | 第116-119页 |
·土地政策 | 第117-118页 |
·农业政策 | 第118页 |
·林业、生态政策 | 第118-11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9-123页 |
第6章 猫跳河流域LUCC情景模拟 | 第123-141页 |
·模型选择 | 第123-124页 |
·CLUE-S模型 | 第124-130页 |
·模型简介 | 第124页 |
·模型原理 | 第124-127页 |
·数据 | 第127页 |
·模拟步骤 | 第127-130页 |
·模型验证 | 第130-134页 |
·情景变化模拟 | 第134-139页 |
·生态安全目标情景 | 第134-135页 |
·食物安全目标情景 | 第135页 |
·经济发展目标情景 | 第135页 |
·综合发展目标情景 | 第135-1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39-141页 |
第7章 猫跳河流域LUCC的生态效应评价 | 第141-155页 |
·评价指标筛选 | 第141-146页 |
·拼块类型级别指标 | 第142-145页 |
·景观级别指标 | 第145-146页 |
·1973-1990 年LUCC生态效应评价 | 第146-149页 |
·1990-2002 年LUCC生态效应评价 | 第149-150页 |
·2002-2012 年可能LUCC生态效应评价 | 第150-153页 |
·生态安全目标情景 | 第150-151页 |
·食物安全目标情景 | 第151-152页 |
·经济发展目标情景 | 第152页 |
·综合发展目标情景 | 第152-1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53-155页 |
第8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155-161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155-158页 |
·进展分析 | 第158页 |
·问题讨论 | 第158-1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61-171页 |
附录I 猫跳河流域典型土地覆被图片 | 第171-173页 |
附录II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与学术成果 | 第173-1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