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沁鑫戏剧艺术评析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第1章 引言 | 第8-15页 |
| ·研究对象和选题意义 | 第8-10页 |
| ·文献综述 | 第10-13页 |
| ·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·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 | 第14-15页 |
| 第2章 《生死场》:世纪末的生死寓言 | 第15-26页 |
| ·两个女人的生死观 | 第15-21页 |
| ·言生言死的“场” | 第15-18页 |
| ·从自在到自觉的“生死” | 第18-21页 |
| ·跟进主流中自觉消隐的女性立场 | 第21-26页 |
| ·母亲和祭品 | 第21-23页 |
| ·女性立场与国家话语 | 第23-26页 |
| 第3章 《赵氏孤儿》:世纪初的莫名悲剧 | 第26-37页 |
| ·“赵氏孤儿”两千年 | 第26-27页 |
| ·悲伤而孤绝的历史人质 | 第27-33页 |
| ·乱世之悲:迷狂年代,人人孤儿 | 第28-29页 |
| ·屠岸贾与庄姬之悲:原始生命冲动被阻滞 | 第29-31页 |
| ·程婴与孤儿之悲:困境中的无奈选择 | 第31-33页 |
| ·当代悲剧:只是“摧毁的游戏”? | 第33-37页 |
| ·林版“孤儿”:始于颠覆终于颠覆的政治悲喜剧 | 第33-35页 |
| ·田版“孤儿”:语焉不详的道德悲歌 | 第35-37页 |
| 第4章 《赵平同学》:新世纪的现实喜剧 | 第37-49页 |
| ·虚实相生的排练戏剧 | 第37-40页 |
| ·爱与痛交织的青春戏剧 | 第40-43页 |
| ·不露锋芒的批判喜剧 | 第43-49页 |
| ·主流社会的哈哈镜 | 第43-46页 |
| ·喜剧的假面与盔甲 | 第46-49页 |
| 结束语:为戏剧的人生和为人生的戏剧 | 第49-5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| 致谢 | 第55-56页 |
| 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