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序中不可达路径的识别及其在结构测试中的应用
摘要 | 第1-9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9-13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·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0-11页 |
·论文的组织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结构测试综述 | 第13-23页 |
·结构测试的概念与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结构测试方法概述 | 第14-22页 |
·程序结构分析 | 第14-18页 |
·控制流分析 | 第14-16页 |
·数据流分析 | 第16-18页 |
·逻辑覆盖法 | 第18-19页 |
·基本路径覆盖法 | 第19-20页 |
·其它的结构测试方法 | 第20-2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不可达路径识别方法综述 | 第23-29页 |
·最少谓词选取可达路径策略 | 第23-24页 |
·动态检测不可达路径方法 | 第24-25页 |
·静态方法检测不可达路径 | 第25-27页 |
·路径条件可满足性 | 第25-26页 |
·分支相关性 | 第26-27页 |
·几种方法的分析比较 | 第2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7-29页 |
第四章 基于控制流图的不可达路径识别方法 | 第29-41页 |
·一组概念 | 第29-30页 |
·谓词选取 | 第30页 |
·不可达路径的识别方法 | 第30-38页 |
·基本块定值/引用到达集合的计算 | 第31-32页 |
·基本块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| 第32-34页 |
·根据相关性确定不可达路径 | 第34-35页 |
·实例分析 | 第35-38页 |
·算法复杂度分析 | 第38页 |
·不可达路径识别方法的正确性证明 | 第38-39页 |
·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 | 第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9-41页 |
第五章 基于分支相关的相对基本路径集生成方法 | 第41-49页 |
·相对基本路径集的概念 | 第41-42页 |
·选边规则 | 第42-43页 |
·相对基本路径集的生成算法 | 第43-44页 |
·算法复杂度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算法正确性证明 | 第45-46页 |
·每条程序路径都是独立路径 | 第45页 |
·程序中所有的可达的边都被访问 | 第45-46页 |
·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 | 第46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第六章 基于不可达路径影响的数据流测试方法 | 第49-59页 |
·基于不可达路径影响的数据流分析方法 | 第49-54页 |
·伪集合的运算定律 | 第50-51页 |
·数据流分析基础 | 第51-53页 |
·到达-定值数据流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活跃变量数据流分析 | 第52-53页 |
·伪集合运算定律的有效性证明 | 第53-54页 |
·软件故障的检测规则 | 第54-56页 |
·变量未定值引用的故障检测 | 第55页 |
·变量无用定值的故障检测 | 第55-56页 |
·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 | 第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9页 |
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59-61页 |
·本文主要贡献与创新 | 第59-60页 |
·今后工作展望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7页 |
作者简历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