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创性声明 | 第1-3页 |
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| 第3-4页 |
内容提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绪论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理论和实践中的调解 | 第10-13页 |
第一节 调解的概念和特征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人民调解的概念和特征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人民调解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| 第13-19页 |
第一节 人民调解制度的历史沿革 | 第13页 |
第二节 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 | 第13-19页 |
第三章 人民调解制度与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 | 第19-29页 |
第一节 人民调解制度与中西法律文化传统 | 第19-20页 |
第二节 对泛讼主义的反思 | 第20-22页 |
第三节 人民调解制度与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(ADR) | 第22-23页 |
第四节 现行人民调解制度的缺陷与不足 | 第23-29页 |
第四章 构建和谐社会与人民调解制度改革 | 第29-49页 |
第一节 调解与社会和谐 | 第29-31页 |
第二节 人民调解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| 第31-33页 |
第三节 人民调解制度改革的机遇分析 | 第33-40页 |
第四节 人民调解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| 第40-49页 |
结论 | 第49-51页 |
主要参考资料 | 第51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