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SUMMARY | 第4-9页 |
缩略词表 | 第9-10页 |
前言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21页 |
·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| 第12-14页 |
·种质资源的保存与交换 | 第12页 |
·组织培养育种 | 第12-14页 |
·脱毒及离体快繁 | 第12页 |
·花药培养和育种 | 第12-13页 |
·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 | 第13页 |
·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 | 第13页 |
·植株的遗传转化 | 第13-14页 |
·植物组织培养影响因素研究 | 第14-16页 |
·植物激素 | 第14-15页 |
·碳源 | 第15页 |
·基本培养基 | 第15页 |
·培养条件 | 第15-16页 |
·基因型 | 第16页 |
·麻黄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| 第16-19页 |
·麻黄离体培养的器官再生 | 第16-17页 |
·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 | 第17-18页 |
·细胞悬浮培养 | 第18-19页 |
·离体培养法生产麻黄碱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研究思路、内容及方法 | 第21-31页 |
·研究思路和内容 | 第21-22页 |
·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| 第22-31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22页 |
·试验方法及内容 | 第22-28页 |
·外植体处理 | 第22页 |
·愈伤组织诱导、增殖培养基组分 | 第22-23页 |
·愈伤组织增殖培养条件 | 第23-24页 |
·不同光质的光谱扫描 | 第24-26页 |
·激素配比试验 | 第26-27页 |
·NACL 胁迫对麻黄愈伤组织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·愈伤组织中麻黄碱含量的测定 | 第28-31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28-29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9-31页 |
·试验仪器和试剂 | 第29页 |
·色谱条件 | 第29页 |
·样品及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麻黄愈伤组织的诱导 | 第31-40页 |
·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| 第31-34页 |
·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| 第31页 |
·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不同激素配比对不同麻黄种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·不同蔗糖浓度对麻黄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不同琼脂量对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不同光质对麻黄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·光周期及光强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38-40页 |
第四章 麻黄愈伤组织的增殖 | 第40-47页 |
·激素配比对麻黄愈伤组织的增殖状况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·不同激素配比对麻黄愈伤组织块增殖直径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2,4-D 浓度对麻黄愈伤组织相对生长量及相对生长速率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蔗糖浓度对麻黄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不同光质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温度和光照对愈伤组织继代的影响 | 第44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44-47页 |
第五章 NACL 胁迫对麻黄愈伤组织扩增及其内含物的影响 | 第47-58页 |
·不同NACL 浓度对麻黄愈伤组织形态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·不同NACL 浓度下麻黄愈伤组织的相对生长量(RG)及其相对生长速率(RGR) | 第48-49页 |
·NACL 胁迫下麻黄愈伤组织中丙二醛(MDA)含量的变化 | 第49-50页 |
·NACL 胁迫对麻黄愈伤组织膜透性的影响 | 第50页 |
·NACL 胁迫下麻黄愈伤组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| 第50-51页 |
·NACL 胁迫下麻黄愈伤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| 第51页 |
·碱含量的测定 | 第51-55页 |
·波长的选择 | 第52-53页 |
·精密度试验 | 第53页 |
·重复性试验 | 第53页 |
·样品测定 | 第53-55页 |
·小结与讨论 | 第55-58页 |
图版 | 第58-59页 |
图片说明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6页 |
个人简介 | 第66-67页 |
导师简介 | 第67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