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绪论 | 第1-18页 |
·引言 | 第9-12页 |
·振动主动控制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·振动主动控制器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振动主动控制器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·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6-17页 |
·本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| 第18-41页 |
·概述 | 第18页 |
·控制系统总体技术要求及外观图 | 第18-19页 |
·DSP的选型及硬件接口电路的设计 | 第19-25页 |
·TMS320VC5402 DSP简介 | 第20-22页 |
·多通道缓冲串行口McBSP | 第22-25页 |
·数据采集接口的设计 | 第25-29页 |
·ADS8320简介 | 第25-26页 |
·ADS8320接口设计 | 第26-27页 |
·MAX125简介 | 第27-28页 |
·MAX125工作原理 | 第28-29页 |
·MAX125的接口设计 | 第29页 |
·数据发送电路的设计 | 第29-34页 |
·AD5542简介 | 第30页 |
·AD5542工作原理 | 第30-31页 |
·AD5542的接口设计 | 第31-32页 |
·DAC7625简介 | 第32-33页 |
·DAC7625工作原理 | 第33页 |
·DAC7625的接口设计 | 第33-34页 |
·DSP与PC机通信接口的设计 | 第34-36页 |
·FPGA的接口设计 | 第36-38页 |
·恒流源电路工作原理 | 第38-4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3章 系统软件的设计 | 第41-63页 |
·概述 | 第41页 |
·TMS320C54x软件开发流程 | 第41-43页 |
·C5000 Code Composer Studio简介 | 第43-45页 |
·系统逻辑程序的设计 | 第45-46页 |
·PWM波的产生 | 第46-47页 |
·测频软件的设计 | 第47-50页 |
·中断 | 第50-52页 |
·软件引导模式 | 第52-59页 |
·BOOTLOADER引导模式选择 | 第53-55页 |
·FLASH引导模式 | 第55-56页 |
·引导表的建立 | 第56-59页 |
·自适应辨识程序 | 第59-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4章 振动主动控制器的实验研究 | 第63-77页 |
·概述 | 第63页 |
·电磁式有源控制吸振器 | 第63-65页 |
·电磁式有源吸振器的结构 | 第63-65页 |
·电磁式有源吸振器的工作原理 | 第65页 |
·半主动吸振实验系统介绍 | 第65-67页 |
·半主动吸振实验研究 | 第67-76页 |
·半主动吸振实验一 | 第67-72页 |
·半主动吸振实验二 | 第72-75页 |
·实验结果比较分析 | 第75-7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结论 | 第77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81-82页 |
致谢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