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3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3-7页 |
| 绪言 | 第7-8页 |
| 第1章 综述 | 第8-23页 |
| ·砷元素简介 | 第8-9页 |
| ·中成药中砷化物研究的现状 | 第9-17页 |
| ·中成药中砷元素的来源 | 第9-10页 |
| ·中成药中As(III)和As(V)含量研究 | 第10-12页 |
| ·分离和检测不同形态砷的方法 | 第12-17页 |
| ·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| 第17-22页 |
| ·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17-20页 |
| ·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| 第20-2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| 第2章 几种中成药中总砷含量的测定 | 第23-34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23-28页 |
| ·材料与仪器 | 第23-24页 |
| ·样品处理 | 第24页 |
| ·仪器工作条件 | 第24-25页 |
| ·标准曲线 | 第25-26页 |
| ·样品测定 | 第26页 |
| ·方法的精密度与准确性考察 | 第26-28页 |
| ·结果讨论 | 第28-33页 |
| ·微波消化条件的选择 | 第28-29页 |
| ·砷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 | 第29-30页 |
| ·预还原剂的选择 | 第30-31页 |
| ·酸度对吸光度的影响 | 第31页 |
| ·硼氢化钠浓度对吸光度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| ·载气流量对吸光度的影响 | 第32页 |
| ·原子化器的电压对吸光度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| 第3章 几种中成药中As(III)和As(V)含量的测定 | 第34-44页 |
| ·中成药中As(III)和As(V)的分离 | 第34-40页 |
| ·材料与仪器 | 第34-35页 |
| ·样品的处理 | 第35页 |
| ·液相色谱工作条件 | 第35页 |
| ·As(III)和As(V)的分离 | 第35页 |
| ·结果讨论 | 第35-40页 |
| ·中成药中As(III)和As(V)含量的测定 | 第40-43页 |
| ·材料与仪器 | 第40-41页 |
| ·仪器工作条件 | 第41页 |
| ·标准曲线 | 第41-42页 |
| ·方法的精密度与准确性考察 | 第42页 |
| ·样品测定及分析结果 | 第42-4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| 结语 | 第44-46页 |
| 致谢 | 第46-47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47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8-56页 |
| 详细摘要 | 第56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