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提要 | 第1-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| ·选题背景 | 第8页 |
| 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8-9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0-12页 |
| 第二章 物流网络概述 | 第12-33页 |
| ·物流网络构成 | 第12-14页 |
| ·物流园区 | 第14-18页 |
| ·物流园区的概念 | 第14页 |
| ·物流园区的发展 | 第14-15页 |
| ·物流园区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 | 第15-16页 |
| ·物流园区的作用和分类 | 第16-17页 |
| ·物流园区与城市关系 | 第17-18页 |
| ·物流中心 | 第18-21页 |
| ·物流中心的概念 | 第18页 |
| ·物流中心的主要功能 | 第18-19页 |
| ·物流中心的分类 | 第19-20页 |
| ·物流中心的业务 | 第20页 |
| ·物流园区与物流中心 | 第20-21页 |
| ·配送中心 | 第21-27页 |
| ·配送中心概述 | 第21-25页 |
| ·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 | 第25-26页 |
| ·配送中心的基本功能 | 第26-27页 |
| ·配送中心的发展趋势 | 第27页 |
| ·我国物流网络节点经营分析 | 第27-33页 |
| ·“杭烟”物流配送中心 | 第27-29页 |
| ·全国最大物流园闲置的背后 | 第29-31页 |
| ·我国物流节点规划设计中现存问题 | 第31-33页 |
| 第三章 物流网络节点选址基本理论 | 第33-47页 |
| ·网络节点选址概述 | 第33-37页 |
| ·物流设施选址的意义 | 第33页 |
| ·选址的分类 | 第33-34页 |
| ·选址问题的早期研究 | 第34-37页 |
| ·物流网络节点选址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7-39页 |
| ·自然环境因素 | 第37-38页 |
| ·经营环境因素 | 第38页 |
| ·交通运输因素 | 第38页 |
| ·公共设施状况 | 第38-39页 |
| ·其他因素 | 第39页 |
| ·物流网络节点选址原则和要求 | 第39-41页 |
| ·物流网络节点的选址原则 | 第39-40页 |
| ·物流网络节点选址要求 | 第40-41页 |
| ·选址方案评价 | 第41-47页 |
| ·物流网络节点选址方案的基本评价 | 第41-42页 |
| ·层次分析法(AHP)确定最优方案 | 第42-47页 |
| 第四章 物流网络节点选址方法 | 第47-61页 |
| ·概述 | 第47页 |
| ·重心模型法 | 第47-51页 |
| ·单一网络节点选址 | 第48-50页 |
| ·多网络节点选址的重心法模型 | 第50-51页 |
| ·KUEHN—HAMBUGER(奎汉·哈姆勃兹)模型法 | 第51-54页 |
| ·模型介绍 | 第51-53页 |
| ·模型特点 | 第53-54页 |
| ·混合整数规划法 | 第54-55页 |
| ·德尔菲法 | 第55-56页 |
| ·物流网络节点选址的基本方法 | 第56-61页 |
| 第五章 实证研究 | 第61-76页 |
| ·济南乳业有限公司简介 | 第61-62页 |
| ·济南乳业有限公司分销商现状及物流需求量分析 | 第62-66页 |
| ·分销商现状 | 第62-63页 |
| ·分销商的分布情况 | 第63-64页 |
| ·物流需求量分析 | 第64-65页 |
| ·未来10-15 年间中国奶业发展前景 | 第65-66页 |
| ·配送中心 | 第66-69页 |
| ·配送中心选址条件 | 第66-67页 |
| ·重心模型法选址 | 第67-69页 |
| ·方案评价 | 第69-76页 |
| ·基本评价 | 第69-70页 |
| ·AHP 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 | 第70-76页 |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6-78页 |
| ·总结 | 第76页 |
| ·展望 | 第76-7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8-79页 |
| 详细摘要 | 第79-80页 |
| ABSTRACT | 第80-82页 |
| 致 谢 | 第82-83页 |
| 导师及作者简介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