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0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1-20页 |
一.审计模式的文献综述 | 第11-13页 |
二.审计准则的文献综述 | 第13-14页 |
三.行业监管的文献综述 | 第14-18页 |
四.事务所组织形式的文献综述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审计模式 | 第20-27页 |
第一节 我国审计模式演进的历史背景分析 | 第20-23页 |
一.账项基础审计的产生 | 第20-21页 |
二.制度基础审计的形成 | 第21-22页 |
三.风险导向审计的发展 | 第22页 |
四.舞弊导向审计的应用 | 第22-23页 |
第二节 审计模式变迁的动因分析 | 第23-27页 |
一.经济因素 | 第23-25页 |
二.技术因素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审计准则 | 第27-30页 |
第一节 中国审计准则变迁的历史背景分析 | 第27-28页 |
一.独立审计准则的产生 | 第27页 |
二.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发展 | 第27-28页 |
三.最新审计准则即将实施 | 第28页 |
第二节 审计准则体系的演进趋同:制度变迁分析 | 第28-30页 |
第四章 行业监管 | 第30-40页 |
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历史背景分析 | 第30-36页 |
一、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制度的发展历程 | 第30-31页 |
二.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体系 | 第31-35页 |
三.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的特点 | 第35-36页 |
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的动因 | 第36-40页 |
一.审计信息的公共品属性与外部性 | 第36-37页 |
二.审计信息不完备与不对称分布 | 第37-39页 |
三.注册会计师是有限理性经济人 | 第39-40页 |
第五章 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 | 第40-45页 |
第一节 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演变过程回顾 | 第40-42页 |
一.重 “有限责任制” 轻 “普通合伙制” -—规避风险的现实考虑 | 第40页 |
二.“特殊的普通合伙制” ———做大做强的必然需求 | 第40-42页 |
第二节 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变迁的动因 | 第42-45页 |
一.政府政策的实施 | 第42-43页 |
二.事务所合伙文化 | 第43-45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45-46页 |
第一节 小结 | 第45页 |
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不足与创新点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