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1-12页 |
图表清单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17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4-15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CO变换催化剂羰基硫中毒机理研究 | 第15页 |
·CO变换催化剂羰基硫中毒单因素研究 | 第15页 |
·中毒催化剂再生研究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7-30页 |
·密闭电石炉气概述 | 第17-21页 |
·密闭电石炉气性质 | 第17-18页 |
·密闭电石炉气净化 | 第18-19页 |
·密闭电石炉气用途 | 第19-21页 |
·CO变换催化剂概述 | 第21-26页 |
·铁基高温变换催化剂 | 第21-23页 |
·铜基低温变换催化剂 | 第23-25页 |
·钴钼系耐硫宽温变换催化剂 | 第25-26页 |
·新型变换催化剂 | 第26页 |
·CO变换催化剂中毒研究现状 | 第26-29页 |
·CO变换催化剂中毒概述 | 第26-27页 |
·硫引起CO变换催化剂中毒 | 第27-2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实验方法 | 第30-40页 |
·实验流程及装置 | 第30页 |
·实验材料和设备 | 第30-33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1-33页 |
·电石炉气组成 | 第31-32页 |
·变换催化剂 | 第32-33页 |
·实验设备 | 第33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3-36页 |
·气体配制及装置检查 | 第33-34页 |
·空白实验 | 第34页 |
·升温还原 | 第34-35页 |
·分析方法 | 第35-36页 |
·催化剂表征分析 | 第36页 |
·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(XPS) | 第36页 |
·X射线衍射表征(XRD) | 第36页 |
·铁基催化剂的制备 | 第36-40页 |
第四章 CO铁基变换催化剂羰基硫中毒行为 | 第40-54页 |
·空白实验 | 第40-41页 |
·催化剂变换活性及影响因素实验 | 第41-44页 |
·温度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汽气比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CO变换催化剂COS中毒实验 | 第44-50页 |
·催化剂粒度对中毒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·COS浓度对中毒的影响 | 第46页 |
·空速对中毒的影响 | 第46-49页 |
·催化剂强制中毒实验 | 第49-50页 |
·密闭电石炉气氛下铁基变换催化剂COS中毒实验研究 | 第50-53页 |
·N_2气氛下的铁基变换催化剂COS中毒实验 | 第51页 |
·CO_2气氛下的铁基变换催化剂COS中毒实验 | 第51-52页 |
·H_2气氛下的铁基变换催化剂COS中毒实验 | 第52页 |
·密闭电石炉气氛下的铁基变换催化剂COS中毒实验 | 第52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五章 CO铁基变换催化剂羰基硫中毒机理 | 第54-70页 |
·COS中毒热力学研究 | 第54-62页 |
·COS与催化剂活性组分Fe_3O_4的热力学反应 | 第54-55页 |
·CO条件下COS与催化剂活性组分Fe_3O_4的反应 | 第55-56页 |
·H_2条件下COS与催化剂活性组分Fe_3O_4的反应 | 第56-58页 |
·CO_2条件下COS与催化剂活性组分Fe_3O_4的反应 | 第58-59页 |
·O_2条件下COS与催化剂活性组分Fe_3O_4的反应 | 第59-60页 |
·N_2条件下COS与催化剂活性组分Fe_3O_4的反应 | 第60-61页 |
·H_2O条件下COS与催化剂活性组分Fe_3O_4的反应 | 第61-62页 |
·热力学竞争能力 | 第62页 |
·中毒CO铁基变换催化剂表征及分析 | 第62-69页 |
·工业B112催化剂中毒机理研究 | 第62-66页 |
·自制铁铬催化剂中毒机理研究 | 第66-6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六章 催化剂再生研究 | 第70-75页 |
·中毒催化剂再生热力学 | 第70-72页 |
·催化剂活性恢复实验 | 第72-7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 | 第75-77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75-76页 |
·建议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7页 |
附录A 流程装置图 | 第87-88页 |
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8-89页 |
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