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5页 |
·现实背景 | 第10-12页 |
·理论背景 | 第12-15页 |
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5页 |
·研究的内容、方法与研究框架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含义、价值和再开发 | 第17-32页 |
·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含义 | 第17-19页 |
·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概念 | 第17-18页 |
·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建立 | 第18-19页 |
·历史文化风貌区的资源价值 | 第19-27页 |
·功能价值 | 第19页 |
·文化价值 | 第19-21页 |
·美学价值 | 第21-24页 |
·经济价值 | 第24-27页 |
·资源利用: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再开发 | 第27-32页 |
·风貌区再开发的含义和开发目标 | 第27-28页 |
·风貌区开发类型和开发状态研究 | 第28-32页 |
第3章 风貌区的整体性开发和城市设计开发控制 | 第32-44页 |
·整体性开发项目的发展状况 | 第32-33页 |
·整体性开发项目的特征:复合多元 | 第33-36页 |
·功能复合 | 第33-34页 |
·多样的公共空间 | 第34页 |
·发展权属多元或分期开发 | 第34-35页 |
·开发模式多元 | 第35-36页 |
·城市设计的开发控制 | 第36-44页 |
·城市设计开发控制的概述 | 第36页 |
·整体性开发项目中的城市设计控制 | 第36-38页 |
·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整体性开发项目案例分析 | 第38-44页 |
第4章 风貌区整体性开发项目的城市设计原则和对策 | 第44-67页 |
·城市设计目标 | 第44页 |
·城市设计原则 | 第44-46页 |
·城市设计重点 | 第46-50页 |
·防止多权属项目隔离 | 第46页 |
·防止保留和新建集中成片 | 第46-47页 |
·防止公共空间私有化 | 第47-49页 |
·防止建筑组合单一化 | 第49页 |
·防止尺度失控 | 第49-50页 |
·合理的开发时序 | 第50页 |
·城市设计控制策略 | 第50-67页 |
·沟通与协作策略 | 第50-52页 |
·结构及分区控制策略 | 第52-56页 |
·网络控制策略 | 第56-59页 |
·类型及要素控制策略 | 第59-66页 |
·过程控制策略 | 第66-67页 |
第5章 风貌区整体性开发项目城市设计的控制内容——老城厢亚龙案例研究 | 第67-82页 |
·项目背景 | 第67-68页 |
·不同层面的城市设计控制内容 | 第68-70页 |
·风貌区层面——用以管理 | 第68-69页 |
·开发项目层面——用以实施 | 第69-70页 |
·城市设计重要控制内容详述 | 第70-82页 |
·结构控制 | 第70-73页 |
·网络控制 | 第73页 |
·分区控制 | 第73-75页 |
·类型控制 | 第75-79页 |
·要素控制 | 第79页 |
·尺度控制 | 第79-81页 |
·过程控制 | 第81-82页 |
第6章 未来的发展方向 | 第82-86页 |
·关于开发方式 | 第82-83页 |
·关于城市设计 | 第83-86页 |
附录 | 第86-91页 |
致谢 | 第91-9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2-95页 |
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95页 |
个人简历: | 第95页 |
已发表论文: | 第95页 |
研究项目: | 第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