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绪论 | 第1-12页 |
·背景介绍 | 第8-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研究前景 | 第9-12页 |
·二选项研究与多选项研究 | 第9-10页 |
·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| 第10页 |
·矩估计、似然估计、贝叶斯估计 | 第10-11页 |
·模型公平性比较 | 第11页 |
·单一敏感问题抽样和一般抽样技术的结合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沃纳(Warner)模型和西蒙斯(Simmons)模型 | 第12-20页 |
·沃纳(Warner)模型 | 第12-14页 |
·有放回方式下的沃纳模型(Warner model) | 第12-13页 |
·参数估计与样本容量n 的确定 | 第13-14页 |
·无放回方式下的沃纳模型(Warner model) | 第14页 |
·西蒙斯模型(Simmons model) | 第14-18页 |
·有放回方式下的西蒙斯模型(Simmons model) | 第14-17页 |
·参数估计与样本容量n 的确定 | 第17页 |
·无放回方式下的西蒙斯(Simmons)模型 | 第17-18页 |
·西蒙斯(Simmons)贝叶斯估计模型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Warner-Simmons 统一模型 | 第20-31页 |
·两敏感问题的Warner-Simmons 统一模型 | 第20-26页 |
·模型介绍 | 第20-21页 |
·第一种情形下π_x ,π_y ,π_(xy) 的极大似然估计及其方差估计 | 第21-22页 |
·问题B_1 和B_2 均为非敏感性问题 | 第21页 |
·问题B_1 和B_2 分别为A_1 和A_2 的对立问题 | 第21-22页 |
·第二种情形下π_x, π_y ,π_(xy) 的极大似然估计及其方差估计 | 第22-23页 |
·问题B_1 ,B_2 均为非敏感性问题 | 第22-23页 |
·问题B_1 , B_2 分别为A_1 , A_2 的对立问题 | 第23页 |
·π_x, π_y ,π_(xy) 的贝叶斯估计 | 第23-25页 |
·两个敏感性问题间的相关性 | 第25-26页 |
·多个敏感问题的Warner-Simmons 统一模型 | 第26-31页 |
·模型介绍 | 第26页 |
·第一种情形下且π_(B_i) 已知时π_x ,π_y 的极大似然估计及其方差估计 | 第26-27页 |
·第二种情形下且π_(B_i) 已知时π_x ,π_y 的极大似然估计及其方差计 | 第27-28页 |
·第一种情形下且π_(B_i) 未知时π_x ,π_y 的极大似然估计及其方差计 | 第28-30页 |
·第二种情形下且π_(B_i) 未知时π_x ,π_y 的极大似然估计及其方差估计 | 第30-31页 |
第四章 广义Simmons 模型及其修正模型 | 第31-36页 |
·广义Simmons 模型 | 第31-32页 |
·广义Simmons 模型的改进模型 | 第32-36页 |
第五章 不完全真实回答敏感问题抽样研究 | 第36-44页 |
·只有具有敏感特征人群存在不真实回答模型 | 第36-41页 |
·具有敏感特征人群存在相同不真实回答概率模型 | 第36-41页 |
·具有敏感特征人群随机回答模型 | 第41页 |
·每一位具有敏感特征人真实回答概率不等模型 | 第41页 |
·具有敏感特征和不具有敏感特征人群均存在不真实回答模型 | 第41-44页 |
·具有敏感特征真实回答概率为p_A ,不具有敏感特征人群真实答概率为p_B模型 | 第41-43页 |
·p_A =p_B 模型以及每一位被调查者真实回答概率均不等的处理模型 | 第43-44页 |
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| 第44-46页 |
·本论文研究结论 | 第44页 |
·前景展望 | 第44-46页 |
·应用趋势(用于分层抽样) | 第44页 |
·不完全真实回答和网上抽样调查 | 第44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攻硕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