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信贷论文

市场条件下的社会信用体系--以中美为例

前言第1-9页
第一章 关于信用体系的一般性分析第9-17页
 一、基本概念界定第9-10页
  (一) 信用第9页
  (二) 社会信用体系第9-10页
  (三) 征信国家第10页
 二、社会信用体系的理论分析第10-15页
  (一) 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第10-13页
  (二) 市场经济下现代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第13-14页
  (三) 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必要性第14-15页
 三、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15-17页
第二章 中美社会信用体系的征信数据环境第17-28页
 一、美国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的征信数据环境第17-22页
  (一) 信息公开的方式和程度第17-18页
  (二) 征信数据库的经营模式第18-20页
  (三) 征信数据库的构成内容第20-22页
 二、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征信数据环境现状第22-25页
  (一) 个人信用征信数据环境第22-24页
  (二) 企业信用征信数据环境第24-25页
 三、比较结论第25-28页
  (一) 信息公开的方式和程度第25-26页
  (二) 征信数据库的经营模式第26-27页
  (三) 征信内容第27-28页
第三章 中美信用管理的体制机制比较第28-36页
 一、美国信用管理的体制机制第28-30页
  (一) 信用管理行业的发展历程第28页
  (二) 信用管理行业第28-29页
  (三) 监管机构第29-30页
 二、我国信用管理的体制机制第30-34页
  (一) 信用管理行业的发展历程第30-31页
  (二) 信用管理行业第31-33页
  (三) 监管机构第33-34页
 三、比较结论第34-36页
  (一) 我国的信用管理行业处于起步阶段第34-35页
  (二) 缺乏自发信用需求是制约我国信用管理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第35-36页
第四章 中美信用管理的立法问题第36-40页
 一、美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法律环境第36-39页
  (一) 美国信用管理相关法律的基本作用第36-37页
  (二) 美国信用管理相关法律的执法机构第37页
  (三) 重要法律及其相关规则第37-38页
  (四) 失信惩罚机制第38-39页
 二、我国的信用管理立法现状第39-40页
第五章 中美两国的信用管理教育第40-44页
 一、美国的信用管理教育第40-42页
  (一) 信用管理专业大学教育第40页
  (二) 信用管理专业的职业培训和从业执照第40-41页
  (三) 信用管理的科研第41-42页
 二、我国的信用管理教育第42-44页
  (一) 信用管理专业大学教育第42页
  (二) 信用管理专业的职业培训第42-43页
  (三) 信用管理的科研第43-44页
第六章 社会信用体系的比较结论第44-49页
 一、我国政府在建设社会信用体系中的作用第44-46页
  (一) 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政府的全面规划和推动第44页
  (二) 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具体作用第44-46页
 二、征信模式的选择第46-49页
  (一) 公共征信机构和民营征信机构不是简单取代,而是相互补充第46-47页
  (二) 民营征信机构应成为我国征信行业的经营主体第47页
  (三) 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的公共信贷登记系统非常必要第47-49页
参考书目第49-52页
后记第52-53页
原创性声明第53页
论文使用授权声明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生化模型分子及生物小分子水溶液弱相互作用的研究
下一篇:个体户纳税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