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VCCV的MPLS伪线故障检测与恢复技术的研究与实现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4页 |
·课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本文的结构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MPLS及PWE3技术要点 | 第14-22页 |
·多协议标签交换(MPLS) | 第14-18页 |
·标签栈 | 第14-15页 |
·标签发布协议 | 第15-16页 |
·MPLS网络结构及报文转发 | 第16-17页 |
·MPLS L2VPN | 第17-18页 |
·边缘到边缘伪线仿真(PWE3) | 第18-21页 |
·PW的分类 | 第19页 |
·PWE3协议分层模型 | 第19-20页 |
·PWE3网络参考模型 | 第20-2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VCCV及PW冗余保护的研究与分析 | 第22-41页 |
·虚电路连通性验证(VCCV) | 第22-36页 |
·VCCV技术概览 | 第22-23页 |
·VCCV的控制通道(CC)类型 | 第23-27页 |
·VCCV的连通性验证报文(CV)类型 | 第27-33页 |
·VCCV能力通告 | 第33-35页 |
·VCCV能力选择 | 第35-36页 |
·PW冗余保护 | 第36-40页 |
·单CE双归接入方案 | 第36-38页 |
·双CE双归接入方案 | 第38-4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4章 VCCV及PW冗余保护的设计与实现 | 第41-79页 |
·实现平台简介 | 第41-42页 |
·VCCV模块设计 | 第42-44页 |
·VCCV模块实现 | 第44-68页 |
·能力通告子模块(CAM) | 第44-48页 |
·服务子模块(VSM) | 第48-54页 |
·用户接口子模块(UIM) | 第54-55页 |
·连通性验证子模块(CVM) | 第55-66页 |
·控制通道子模块(CCM) | 第66-68页 |
·PW冗余保护模块设计 | 第68-71页 |
·层次结构 | 第69-70页 |
·内部结构 | 第70-71页 |
·PW冗余保护模块实现 | 第71-78页 |
·用户接口子模块 | 第71-73页 |
·倒换子模块 | 第73-77页 |
·OAM映射子模块 | 第77-7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第5章 测试分析 | 第79-88页 |
·VCCV的测试分析 | 第79-82页 |
·测试环境 | 第79-80页 |
·测试用例及结果分析 | 第80-82页 |
·PW冗余保护的测试分析 | 第82-87页 |
·测试环境 | 第82-83页 |
·测试用例及结果分析 | 第83-8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7-88页 |
结论 | 第88-89页 |
致谢 | 第89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