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·引言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3-18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·黄土隧道研究存在的问题 | 第17-18页 |
·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芦则沟1~#隧道开挖支护方案及稳定性计算原理 | 第19-34页 |
·芦则沟1~#隧道工程概况 | 第19-22页 |
·工程背景 | 第19页 |
·地理位置及地貌特征 | 第19-20页 |
·气象特征 | 第20页 |
·工程地质特征 | 第20-21页 |
·隧道断面特征及衬砌设计 | 第21-22页 |
·芦则沟1~#隧道开挖方式及初期支护方案比较 | 第22-28页 |
·开挖方式简介 | 第22-24页 |
·初期支护方案的比较 | 第24-28页 |
·地下结构有限元计算原理 | 第28-31页 |
·MIDAS有限元软件介绍 | 第31-3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3章 格栅支护下芦则沟1~#隧道的开挖稳定性分析 | 第34-56页 |
·计算模型的建立 | 第34-37页 |
·初期支护的简化 | 第34页 |
·基本假设 | 第34-35页 |
·平面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35-36页 |
·隧道开挖、支护过程模拟 | 第36-37页 |
·计算结果分析 | 第37-51页 |
·围岩位移场分析 | 第37-40页 |
·围岩应力场分析 | 第40-43页 |
·初期支护内力分析 | 第43-47页 |
·锚杆内力分析 | 第47-48页 |
·围岩塑性区分析 | 第48-51页 |
·实测数据分析 | 第51-54页 |
·格栅支护下拱顶沉降实测/计算值对比分析 | 第52页 |
·上台阶水平收敛实测值/计算值对比分析 | 第52-53页 |
·中台阶收敛实测/计算值对比分析 | 第53-54页 |
·结果评价 | 第5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第4章 格栅支护下改变工法参数时芦则沟1~#隧道的开挖稳定性分析 | 第56-84页 |
·开挖进尺的影响 | 第56-70页 |
·模型的建立 | 第56-57页 |
·开挖方法的模拟 | 第57-58页 |
·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| 第58-69页 |
·综合评价 | 第69-70页 |
·台阶长度的影响 | 第70-82页 |
·模型的建立 | 第70-71页 |
·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| 第71-81页 |
·综合评价 | 第81-8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2-84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4-87页 |
·结论 | 第84-85页 |
·展望 | 第85-87页 |
致谢 | 第87-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8-9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实践 | 第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