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绪论 | 第1-11页 |
§1-1 选题的背景 | 第8页 |
§1-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8-9页 |
1-2-1 选题的目的 | 第8-9页 |
1-2-2 选题的意义 | 第9页 |
§1-3 文档结构 | 第9-10页 |
§1-4 论文的技术路线 | 第10页 |
§1-5 论文的创新点 | 第10-11页 |
第二章 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现状与管理体制分析 | 第11-17页 |
§2-1 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总体状况 | 第11-12页 |
§2-2 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现状 | 第12-14页 |
§2-3 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体制分析 | 第14-17页 |
2-3-1 体制的内涵 | 第14页 |
2-3-2 目前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体制 | 第14-15页 |
2-3-3 管理机构职能分析 | 第15-16页 |
2-3-4 体制弊端分析 | 第16-17页 |
第三章 国内外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体制研究 | 第17-22页 |
§3-1 国外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体制 | 第17-19页 |
3-1-1 美国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体制 | 第17页 |
3-1-2 澳大利亚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体制 | 第17页 |
3-1-3 法国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体制 | 第17-18页 |
3-1-4 英国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体制 | 第18页 |
3-1-5 南非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体制 | 第18-19页 |
3-1-6 经验与启示 | 第19页 |
§3-2 国内以水务局为核心的管理体制研究 | 第19-22页 |
3-2-1 我国水务局发展状况 | 第19-20页 |
3-2-2 其它省市对水务局的定位 | 第20页 |
3-2-3 其它省市实施水务局管理机制的效果 | 第20页 |
3-2-4 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0-22页 |
第四章 建立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体制 | 第22-28页 |
§4-1 关于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体制的设想 | 第22-24页 |
§4-2 建立以天津市水务局为核心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体制 | 第24-28页 |
4-2-1 天津市水务局设立的原则 | 第24-25页 |
4-2-2 水务局成立方式的建议 | 第25-26页 |
4-2-3 水务局的法律地位 | 第26-27页 |
4-2-4 天津市水务局的职能权限设计 | 第27-28页 |
第五章 天津市区县水务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| 第28-52页 |
§5-1 对水务局进行绩效评估的必要性 | 第28-29页 |
§5-2 国内外公共部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| 第29-33页 |
5-2-1 英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| 第29-30页 |
5-2-2 国内研究进展 | 第30-33页 |
§5-3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| 第33页 |
§5-4 绩效评价模式结构和维度设计 | 第33-34页 |
§5-5 绩效评价指标选择与指标含义说明 | 第34-37页 |
5-5-1 指标的选择过程 | 第34-37页 |
5-5-2 指标选择结果及指标要素说明 | 第37页 |
§5-6 绩效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| 第37-43页 |
§5-7 绩效评价指标等级的划分 | 第43-44页 |
§5-8 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与建立 | 第44-46页 |
5-8-1 一般常用评价方法 | 第44-45页 |
5-8-2 本文采用的评价方法 | 第45-46页 |
§5-9 数据调查 | 第46-49页 |
5-9-1 评估主体的选择 | 第46-48页 |
5-9-2 问卷调查表的设计 | 第48-49页 |
§5-10 实例应用—宝坻区水务局绩效评估 | 第49-52页 |
5-10-1 宝坻区水务局数据调查结果 | 第49-50页 |
5-10-2 评价结果 | 第50-52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