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汰机新型排料装置的试验研究及回控
1 绪论 | 第1-18页 |
·论文的选题依据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·跳汰机自动化方向 | 第10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 | 第13-15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5-16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意义、目标和内容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6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2 跳汰理论 | 第18-28页 |
·跳汰理论模型 | 第18-25页 |
·跳汰分层机理的动力学方向 | 第18-22页 |
·静力学方向 | 第22-23页 |
·粒群—统计方向 | 第23-25页 |
·跳汰分选的影响因素 | 第25-28页 |
3 眺汰产品的分离 | 第28-39页 |
·跳汰产品的分离理论基础 | 第28-30页 |
·跳汰产品分离的基本原则 | 第30-32页 |
·跳汰产品的分离的机械方式 | 第32-39页 |
4 床层分层形成过程的研究 | 第39-72页 |
·跳汰过程中床层的状态与规律 | 第39-44页 |
·跳汰模拟实验的具体步骤 | 第44-45页 |
·床层粒度分析 | 第45-51页 |
·床层密度分析 | 第51-70页 |
·床层分析结论 | 第70-72页 |
5 新型排料装置的机构设计 | 第72-88页 |
·应用环境介绍 | 第72页 |
·应用场地 | 第72页 |
·应用装置 | 第72页 |
·跳汰机控制系统参数的测量 | 第72-73页 |
·百善选煤厂跳汰机灰分在线回控方案 | 第73-75页 |
·结构设计 | 第75-77页 |
·新型排料机构的改进 | 第77-79页 |
·机动图分析 | 第79-88页 |
6 主要结论及展望 | 第88-90页 |
·结论 | 第88-89页 |
·展望 | 第89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2页 |
致谢 | 第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