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 | 第1-11页 |
第一部分:美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渊源 | 第11-16页 |
一、美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产生的经济背景 | 第11页 |
二、美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产生的现实原因 | 第11-13页 |
(一) 美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产生的导火索—富士通收购Fairchild Industries案 | 第12页 |
(二) 美国当时现行的外资并购审查制度无法维护国家安全 | 第12-13页 |
(三) 个案协议催生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 | 第13页 |
三、美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法律渊源 | 第13-16页 |
(一) Exon—Florio条款 | 第14页 |
(二) 《外国人合并、收购和接管规定》(Regulations Pertaining to Mergers, Acquisitions and Takeovers by Foreign Persons) | 第14-15页 |
(三) 《行政命令(Executive Order)11858》(修正) | 第15-16页 |
第二部分:美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实体内容 | 第16-25页 |
一、美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审查对象 | 第16-18页 |
(一) 对外国人(foreign person)和美国人(US person)的界定 | 第16-17页 |
(二) 对合并(Merger)、收购(acquisition)、接管(takeover)的界定 | 第17-18页 |
二、美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审查标准 | 第18-22页 |
(一) 控制(Control) | 第18-19页 |
(二) 国家安全(national security) | 第19-22页 |
三、关于“被外国政府控制或代表外国政府的实体”的特殊规定 | 第22-25页 |
(一) 1992年关于“被外国政府控制或代表外国政府的实体”的修正案 | 第22-23页 |
(二) 1992年修正案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| 第23-25页 |
第三部分:美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程序内容 | 第25-34页 |
一、美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审查机关—CFIUS | 第25-27页 |
(一) CFIUS的成员机构 | 第25-26页 |
(二) CFIUS协调多机构的机制 | 第26-27页 |
二、美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审查程序 | 第27-34页 |
(一) 申报(notification)/通报(notice) | 第27-30页 |
(二) 初审(review) | 第30-31页 |
(三) 调查(investigation) | 第31-33页 |
(四) 总统的决定 | 第33-34页 |
第四部分:中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构建 | 第34-44页 |
一、中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缺位与建立相关制度的重要性 | 第34-39页 |
(一) 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缺位 | 第34-37页 |
(二) 制度缺位对国家安全造成的的损害和威胁 | 第37-39页 |
二、构建中国的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 | 第39-44页 |
(一) 审查立法 | 第39页 |
(二) 审查对象 | 第39-40页 |
(三) 审查标准 | 第40-41页 |
(四) 审查机关 | 第41-42页 |
(五) 审查程序 | 第42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