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企业合并的竞争法效果与合并监控的意义 | 第1-13页 |
第一节 企业合并概念辨析 | 第7-8页 |
一、境外立法对“合并”的规定 | 第7页 |
二、国内学者对关于“合并”的定义 | 第7-8页 |
三、企业合并的类型 | 第8页 |
第二节 企业合并对市场竞争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| 第8-12页 |
一、学术界对企业合并影响的认识 | 第8-10页 |
二、关于企业合并影响的再认识 | 第10-12页 |
第三节 企业合并监控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
一、建立企业合并监控法律制度的一般意义 | 第12页 |
二、建立我国企业合并监控法律制度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与企业合并相关的反垄断基本理论 | 第13-22页 |
第一节 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 | 第13-14页 |
一、学术界关于反垄断法规制对象的争议 | 第13页 |
二、反垄断法应当规制一切形式的垄断 | 第13-14页 |
第二节 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 | 第14-15页 |
第三节 市场结构和竞争理论 | 第15-20页 |
一、市场结构的概念与分类 | 第15-16页 |
二、竞争理论 | 第16-17页 |
三、我国应当选择的市场结构和竞争理论 | 第17-20页 |
第四节 反垄断法与规模经济 | 第20-22页 |
一、国内对反垄断法与规模经济关系的认识 | 第20-21页 |
二、对反垄断法与规模经济关系的反思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企业合并监控的标准与合并申报制度 | 第22-32页 |
第一节 企业合并监控的实质标准 | 第22-25页 |
一、国外立法规定的实质标准 | 第22-23页 |
二、国内对实质标准的看法 | 第23-24页 |
三、“排斥或者限制竞争”应当成为我国企业合并监控的惟一实质标准 | 第24-25页 |
第二节 企业合并监控的具体标准 | 第25-30页 |
一、国外立法规定的具体标准 | 第25-28页 |
二、我国企业合并监控法律制度应当选定的具体标准 | 第28-30页 |
第三节 企业合并申报制度 | 第30-32页 |
一、发达国家的企业合并申报制度 | 第30-31页 |
二、我国应当建立的企业合并申报制度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企业合并监控的豁免 | 第32-37页 |
第一节 豁免的意义和原则 | 第32-33页 |
一、豁免的意义 | 第32-33页 |
二、豁免的原则 | 第33页 |
第二节 豁免的具体规则 | 第33-37页 |
一、改善竞争条件 | 第34页 |
二、提高经济效率 | 第34页 |
三、提高国际竞争力 | 第34页 |
四、破产公司原则 | 第34-35页 |
五、整体经济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| 第35页 |
六、中小企业合并 | 第35页 |
七、小额市场 | 第35-36页 |
八、市场进入容易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4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41-42页 |
后记 | 第42-43页 |
作者声明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