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融创新的采纳与扩散:以银行卡为例
1 导言 | 第1-11页 |
·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| 第8-9页 |
·内容安排 | 第9-10页 |
·创新之处 | 第10-11页 |
2 文献述评和理论基础 | 第11-21页 |
·文献述评 | 第11-16页 |
·金融创新文献的述评 | 第11-13页 |
·金融创新采纳与扩散文献的述评 | 第13-16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16-21页 |
·金融创新采纳与扩散的界定 | 第16页 |
·金融创新采纳与扩散的理论解释 | 第16-19页 |
·金融创新采纳与扩散的实证模型 | 第19-21页 |
3 银行卡及其发展概况 | 第21-27页 |
·银行卡的出现及其在全球的发展 | 第21-23页 |
·银行卡的出现 | 第21-22页 |
·银行卡在全球的发展 | 第22-23页 |
·银行卡在国内的出现及其发展 | 第23-27页 |
·银行卡在国内的出现 | 第23-24页 |
·银行卡在国内的发展 | 第24-27页 |
4 银行卡采纳的实证研究 | 第27-36页 |
·关于研究对象的选择 | 第27-29页 |
·研究对象的细分与选择 | 第27-28页 |
·采纳异质性因子的选择 | 第28-29页 |
·计数模型的实证分析 | 第29-32页 |
·样本数据的选择及统计性描述 | 第29-30页 |
·实证方法的选用和解释变量的调整 | 第30页 |
·自相关和异方差的检验 | 第30-31页 |
·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| 第31-32页 |
·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| 第32-36页 |
·样本数据的选择及统计性描述 | 第32-33页 |
·实证方法的选用和解释变量的调整 | 第33-34页 |
·自相关和异方差的检验 | 第34-35页 |
·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| 第35-36页 |
5 银行卡扩散的实证研究 | 第36-44页 |
·逻辑模型的实证分析 | 第36-41页 |
·实证模型的选用 | 第36-37页 |
·样本数据及其统计性描述 | 第37页 |
·自相关和异方差的检验及模型的改进 | 第37-38页 |
·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| 第38-41页 |
·纳入外生因素的实证模型 | 第41-44页 |
·实证模型的设定 | 第41-42页 |
·样本数据和统计性描述 | 第42页 |
·自相关和异方差的检验 | 第42-43页 |
·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| 第43-44页 |
6 结语 | 第44-47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44-45页 |
·研究深化的方向 | 第45-47页 |
注释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| 第53-54页 |
后记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