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11页 |
引言 | 第11-12页 |
研究背景 | 第12-16页 |
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| 第16-46页 |
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艾滋病的认识 | 第16-29页 |
1.艾滋病的流行与危害 | 第16-17页 |
2.艾滋病病毒病原学 | 第17-18页 |
3.HIV的传播途径 | 第18-19页 |
4.AIDS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| 第19-20页 |
5.AIDS的临床表现 | 第20-21页 |
6.AIDS的诊断 | 第21-22页 |
7.AIDS的预防与治疗 | 第22-23页 |
8.AIDS的研究进展 | 第23-29页 |
第二节 中医对艾滋病相关病证的认识 | 第29-37页 |
1.辨证论治HIV的研究 | 第30-31页 |
2.中医药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研究进展 | 第31-37页 |
第三节 艾滋病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| 第37-41页 |
1.灵长类动物模型 | 第37-38页 |
2.啮齿类动物模型 | 第38-41页 |
第四节 白藜芦醇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新进展 | 第41-46页 |
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| 第46-72页 |
第一节 Friend型鼠白血病病毒传代与病毒滴度测定 | 第46-48页 |
第二节 白藜芦醇对Friend型鼠白血病病毒致小鼠脾肿大的抑制作用 | 第48-53页 |
第三节 白藜芦醇对Friend型鼠白血病病毒感染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| 第53-64页 |
第四节 白藜芦醇对Friend型鼠白血病病毒感染小鼠血象的影响 | 第64-67页 |
第五节 RT-PCR法评价白藜芦醇对FLV-gag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| 第67-72页 |
结语 | 第72-74页 |
创新点 | 第74-75页 |
问题与展望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8页 |
外文缩略语表 | 第88-89页 |
致谢 | 第89-90页 |
附图 | 第90-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