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园艺论文--茄果类论文--辣椒论文

观赏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8页
1 文献综述第8-17页
 1.1 生物多样性第8页
 1.2 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第8-9页
 1.3 检测遗传多样性的主要方法第9-13页
  1.3.1 形态学方法第9页
  1.3.2 细胞学方法第9-10页
  1.3.3 生化标记方法第10页
  1.3.4 分子标记方法第10-13页
 1.4 辣椒种质资源的研究第13-17页
  1.4.1 辣椒的起源和分类研究第13-14页
  1.4.2 辣椒种质资源的收集、评价第14-15页
  1.4.3 辣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第15-17页
2 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-18页
 2.1 研究的意义第17页
 2.2 研究的目的第17-18页
3 材料与方法第18-29页
 3.1 实验材料第18-19页
 3.2 实验方法第19-29页
  3.2.1 田间试验设计第19页
  3.2.2 植物学性状调查标准第19-25页
  3.2.3 RAPD分析第25-27页
  3.2.4 数据的处理及分析方法第27-29页
4 结果与分析第29-46页
 4.1 植物学性状多样性研究第29-37页
  4.1.1 植物学性状的基本统计量分析第29页
  4.1.2 植物学性状多样性比较分析第29页
  4.1.3 植物学性状聚类分析第29-33页
  4.1.4 植物学性状主分量分析第33-36页
  4.1.5 植物学性状对应分析第36-37页
 4.2 RAPD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第37-46页
  4.2.1 提取DNA的质量第37页
  4.2.2 PCR扩增反应体系的优化第37-39页
  4.2.3 引物的筛选第39页
  4.2.4 扩增产物的多态性分析第39-40页
  4.2.5 RAPD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参数第40页
  4.2.6 RAPD标记的聚类分析第40-44页
  4.2.7 RAPD标记的主分量分析第44-46页
5 讨论第46-50页
 5.1 不同遗传标记在观赏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比较第46-47页
  5.1.1 形态学标记和DNA标记第46页
  5.1.2 RAPD标记中的取样策略第46-47页
  5.1.3 植物学性状和RAPD标记遗传参数的比较第47页
  5.1.4 植物学性状和RAPD标记聚类结果的比较第47页
 5.2 不同聚类方法的比较第47-49页
  5.2.1 聚类分析第47-48页
  5.2.2 主分量分析第48页
  5.2.3 对应分析第48-49页
 5.3 主要结论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6页
致谢第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评估探讨
下一篇:《楚辞》双音词研究